新浪深圳 资讯

湾区智核 科创引擎 大咖云集为西丽湖科教城献智献策

  “南山是颇具‘理工男’气质的创新之都核心区。”“南山就像一株科技创新的‘蒲公英’,把种子撒向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日前南山区委书记王强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4月3日,在美丽的西丽湖畔,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高质量打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这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智核”和科创引擎,南山区举办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发展论坛,邀请到众多顶尖专家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建设献智献策,共同探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发展未来。

高质量打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出海口,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战略节点,核心区规划面积约57.1平方公里,南连深圳高新区、北接光明科学城、东连深港科创合作区、西接前海自贸片区,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科教资源密集、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氛围浓郁,是深圳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是深圳市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之一,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对于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他要求,“高质量地做好科教城的规划,要具有国际视野,要能够引领深圳科教事业的发展。要进一步聚集科教资源。抓好体制机制的创新,发挥深圳的特长和特色,做好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配套环境。”

人间四月天,相约西丽湖。“这里最美的不只是湖光山色、荟萃人文,还将遇见更美的未来!”
       王强透露,相关部门针对《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规划纲要》进行了研究论证,基本确定了“一环一带三组团五片区”的总体布局:

     “一环”:西丽湖科教生态环;
     “一带”:大沙河大学智慧带;
    “三组团”:大学城、石壁龙、留仙洞;
    “五片区”:大学城、燕清溪、白石岭、石壁龙、留仙洞。
       王强表示,南山北迈进了“让保护更严格、让发展更充分”的新时代,科教城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新阶段。过去,有人说南山“南部像欧洲、北部像非洲”。
如今,“南山北”旧貌换新颜,科教城、高铁新城呼之欲出。未来的南山一定是“南部像西欧、北部像北欧”!
       论坛以“协同、融合、共赢”为主题,8位权威专家围绕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建设以及科教资源和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等议题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8位权威专家精彩演讲
邹兵
主题:“湾区智核·创新源头--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综合规划”
邹兵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发展基础、目标定位、规划策略、空间布局四方面进行讲解。他透露: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发展定位为世界一流大学城、国家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核。
规划策略:全盘统筹创新、生态、社区各重点要素,贯彻“保护更严格,发展更充分”的理念。

陈十一
主题:“高新尖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
陈十一用 “高、新、尖” 三个字来建议西丽湖科教城未来发展。他解释,高代表的是高质量,打造精品;新代表的是新的发展方向、新的体制机制;尖代表的是拔尖创新人才。
陈十一表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要对标硅谷,对标中关村,成为新时代创新的策源地。运用好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可以更快速地发展。此外,发展要有特色,要“软硬结合”,抓住人才,抓住精品,走差异化发展。
樊建平
主题:“推动科教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成果转化和区域产业发展”
樊建平认为,开放+竞争成就区域快速发展,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设将决定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的国际地位。南山正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就是围绕着实验室,实验室经济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发展模式。此外,他认为区域创新网络的链接度是创新优势的重要因素。
邹鹏
主题:“同心协力,共建科技创新高地”
邹鹏认为,信息是主要的新技术,信息本身最具有融合性,信息和传统的问题一结合最具有倍增性。世界四个湾区,信息科技、信息产业都是主要的支柱产业。所以,湾区要突出科技,信息就是这个核心引擎。
邹鹏介绍,鹏城实验室是新型的科研单位,它的使命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支撑广东深圳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有效聚合科教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发展。他认为,聚合各方力量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打造西丽湖的科技生态和科技创新。
彭剑峰
主题:从线性战略思维到产业生态战略思维
彭剑峰认为,真正要打造新的产学研生态体系,首先还是要创新认知模式和思维。确立新的生态战略思维,从过去的线性战略思维,单一的、封闭的产业链思维转变,构建与用户融合的生态圈。
谭伟豪
主题:“深港协同--借助资本力量助力产学研生态合作”
谭伟豪认为,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成功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协调能力,第二个是能否真正吸引到人才。他强调,吸引的人才是指未来的人才,美国硅谷最厉害的不是拉教授,而是拉大学生、研究生。而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认为是复合型人才,擅长跨界、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有企业精神和契约精神。
金勇斌
主题:“融入科教城源头生态,赋能产业智能化创新”
金勇斌总结,信息化产业生态发展经历了协作化、开放化、社区化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具备了四个基本的要素,包括芯片、平台或操作系统、应用和服务。
金勇斌表示,Arm将围绕三化和四要素,立足在中国,立足在深圳,立足在南山,首先把CPU做好,以CPU为平台,通过广泛的第三方合作达到产业应用,包括部署、标准、全互联。通过Arm中国领先的技术和 MPE(多功能评估平台)创新的模式,降低客户对于差异化小批量芯片的需求,解决中国芯片卡脖子的问题。
唐杰
主题:“发挥引擎作用,走向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唐杰指出,我国是快速崛起的创新大国,产业转型较快,但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作为世界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深圳要努力成为世界级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人才竞争力仍然是长期发展的短板,加快启动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创新看深圳,深圳创新看南山。”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将以协同共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质打造“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高地”、“国家原始性创新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引领区”、“国际人文智慧生态先锋区”以及“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先行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科教城。

(责任编辑:黄捷)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