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深圳 资讯

深圳工务署项目获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评选第三名

新浪深圳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生活中提到“医院”这两个字,都会让人眉头一皱,流程复杂,找不到科室,气氛压抑,看病人太多,这几乎是所有人到医院的感受。

地块小,地形高差大,改造类医疗项目如何在不影响医院运营的情况下,扩建700张床位,同时改善就医环境,成为市建筑工务署极为关注的问题。

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改扩建项目,是亚热带小地块高密度高效医院的典型范例。

该项目在国内医院建设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评选活动“2020年中国医院建设奖”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五届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评选”第三名。

目前,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项目在市建筑工务署的组织管理下,正开展基坑施工。

接下来工务鹅带大家一睹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建筑设计方案的亮点。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坐落于龙华核心区域,作为人口密集区旧城改造的医疗项目,将通过拆除、新建和改造,从现有300张床位扩建到1000张床位。在如此有限的地块范围内,如何解决院内外复杂的交通,弱化地块较大的高差,保障项目的品质,成为设计与管理的一大挑战。

创新·首次明标评审

本次建筑专业初步设计招标工作于2017年8月启动,历经4个多月努力,通过全球范围的方案国际竞赛,对投标方案优中选优,有力地保证了项目方案的高品质。累计二十多家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单位参与本项目的招标报名,其中国外设计单位多达一半以上。

为更好地了解主创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本项目在市建筑工务署方案设计招标中首次采用明标评审,由投标单位主创设计师直接向评审专家阐述设计理念,解答专家的疑惑。评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中标方案得到一致认可,评标模式也受到了专家的高度好评,为后续其他项目的招标工作提供经验。

品质·多维度设计把控

市建筑工务署结合对项目情况的分析,确立了打造“人口密集区旧城改造的标杆项目”的目标,从使用需求、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开展项目前期策划及设计管理工作。

在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规划局龙华管理局、龙华区住建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市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市建筑工务署会同设计单位,合力打造高品质设计作品。

在狭小的高差复杂地块内对交通问题的处理

设计方案利用场地高差,将场地规整为两个主要标高,形成立体交通。

地下层半室外空间

巧妙地将机动车落客区人流引入院区内的半地下层,减少对城市干道的交通压力,缓解了医院入口处交通的拥堵,同时,采光天窗的设置,为地下落客区引入充足的自然光,使地下落客区成为充满生机的半室外空间。

二层架空花园平台

利用地势高差将人行区客流顺势通过景观廊道带入二层架空花园平台,在创造了纯步行花园空间的同时,也将机动车道隐藏于其下,实现人车分流。    

通过智慧机械停车设计,在同等车位面积下增加建筑停车位数量;

通过院区急诊、门诊、探视、物流等线路的分流管理,南北、东西单向行驶、院内中心环流等方式组织院内交通规划;

在建筑中通过电梯、物流传送系统、标识设计、医疗智能化的专项研究设计,提升就医的便捷性和效率。

在高密度、高容积率情况下对医疗流程的高效化处理

如何在医疗建筑设计中支撑医院各功能的高效使用,是医疗建筑设计的核心。

本项目在建筑功能布局方面,将整个院区的门诊,医技功能沿医疗主街展开,门急诊和住院大楼可以高效共享医技。医疗平面的前区后区清晰明确,实现了医护、患者及污物的清晰分流,同时也使不同区域到达共享医技的交通流线在水平及垂直均高效组织。

手术室等主要医技科室可横向延展,使面积与使用效率最大化,后勤综合楼与住院塔楼房间通过统一模块化设计,为医院运营后的实际病床需求,提供可扩展的灵活性。

整个院区的建筑紧凑布局,既实现了医疗功能上的高效,也巧妙地在这个“小”地块里利用尽可能长的建筑展开面,呈现出一个“大”规模的建筑体量。在合理设计医院各功能布局,不影响医院运营的前提下,实现腾挪、改建和扩建。

在拥挤城市条件下对大体量建筑和宜人环境的处理

在认可设计单位提出的“生命绿岛”的概念基础上,帮助设计院团队重新梳理景观设计方案,在对使用人群进行分析后,以使用场景的功能需求为基础,并结合标识设计、无障碍设计、室外消防设计等专业深化景观方案,确保设计合理性及可行性,营造出多个良好的室外积极空间,为城市贡献绿地。

中央花园

行人通过南侧入口广场进入院区,经景观台阶,到达通过建筑形体围合出的约2000平米的中央花园,结合景观设计营造出人性尺度的“生命绿岛”。

医疗街

医疗街沿中央花园布置,一侧设置医疗功能及各等候空间,同时也贯穿一、二期的建设。

宽敞明亮的医疗街拥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充裕的自然采光,有效减少能耗,和中央景观产生互动,置身其中拥有移步换景的良好体验,有效缓解患者的忧虑紧张感。

采用驻场设计、室内设计工作坊等形式优化方案,并对材料、空间、色彩、照明、设施设备末端布置形式等方面严审效果,通过多轮方案的优化,不断打磨室内温馨的设计效果。

由于场地条件苛刻,设计难度高,项目设计团队从设计初期便全程引用BIM软件,对场地关系、空间尺度、可实施性等方面均进行强有力的把控,同时在立面关系、体块穿插比例等方面,通过手绘草图及实体模型等方式进行精心推敲,从多维度对设计进行把控。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克服小地块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困难,通过精心组织、精巧设计,努力呈现小地块高效医院的范例,在城市钢筋水泥的生活中,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这座“生命绿岛”,蕴含高效、治愈、生态的深远意义,让人们在看病时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静心疗养,重焕生机。

来源:深圳工务署

审核:刘昱婵

责任编辑:赖慧琳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