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深圳 资讯

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创作的重要突破

新浪深圳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会同澳门有关方面联合出品的电视剧《湾区儿女》日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随着剧情的展开,热度和口碑不断升高,在在播主旋律电视剧中独树一帜。这部剧是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有关各方特别是澳门有关各界深度合作的新成果,取得了大湾区题材影视剧的重要突破,也是遵循电视剧创作“找准题材、讲好故事、拍出精品”要求的一次成功实践。

巧用重大题材 抒写时代风云

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体现了主创团队的审美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视剧的价值。抒写时代风云是电视剧的政治使命。《湾区儿女》在影视剧中首次抒写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国家重大战略,充分显示出主创团队的创作理念和创新勇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湾区儿女》将故事放在这一时代场景,从1997年香港回归之时和澳门同胞期盼1999年澳门回归举办的渔村斗狮开篇,以澳门疍家渔民麦叔二女儿麦斯鈺、渔码头商贩黄妈儿子黄梓健为主角,牵引着时代画卷徐徐打开。以疍家渔民、爱国商人、澳门大学教授等角色的生活事业轨迹,串联起“一国两制”下大湾区发展的一系列传奇故事,以市井、商界、学界的视角,从侧面巧妙地反映出香港回归、金融危机、澳门回归、大湾区融合、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扶贫攻坚、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以及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在大湾区的回响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等重大事件,展示出伟大时代进程的基层社会投影和巨大的社会信息容量,以小见大折射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港澳地区与内地融合发展、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以主人公的奋斗成长过程为主线,折射出粤港澳地区在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集中反映了一国两制推动港澳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可喜变化。可贵的是,《湾区儿女》选择了百姓叙事去抒写宏大题材,回归生活和社会,极大地增强了审美的接近性和带入感,实现了题材和题材表达的双重创新。

讲好奋进故事 礼赞湾区儿女

在实践中,主旋律电视剧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宣传过于直白,艺术表达不足。《湾区儿女》将国家战略的宏大叙事转换为年青人奋斗成长、家庭悲欢离合的百姓叙事,使故事更有烟火气。这部剧匠心独用,讲述了以社会底层的澳门渔村青年麦斯鈺、黄梓健为代表的澳门人抓住一国两制、内地与港澳融合、大湾区建设的时代机遇追逐人生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融入了都市剧、创业剧、行业剧、商战剧的内涵,不写豪门恩怨,不写街头杀伐,只写时代巨变中普通人的梦想与奋斗、谋生与创业、成长与沉浮、爱情与亲情、忠诚与背叛、正道与邪行、商战与商道,将澳门的地域文化魅力和大湾区建设的时代风云巧妙地熔铸在一起,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成功塑造了以麦斯鈺为代表的澳门爱国青年奋斗者群像。麦斯鈺乐观热情、积极上进、聪颖好学、正直善良、坚韧自信、目光远大,从澳门渔村一位辍学青年一步步成长为大湾区灯饰行业叱咤风云的企业家;欧阳东江是一个澳门一家族灯饰企业的董事长,是一个走正道的商人,儒雅热情、忠厚尚礼、识人爱才、爱国爱澳,具有家国情怀;还有黄梓健、麦斯华、梁雯等等,这是生长在大湾区的一群新的奋进者形象。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华儿女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看到大湾区青年时代弄潮的热血形象,看到港澳同胞融入祖国大家庭的时代潮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奋斗是新时代的标签,是大湾区儿女的人生追求,也是当代中国最宝贵的精神标识。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湾区儿女》正能量丰沛,激励观众坚定理想信念、点燃奋斗激情,让观众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发扬艺术匠心 向着精品攀登

电视剧在当代文艺创作中最受人关注,也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发扬艺术匠心,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是电视剧攀登高峰的必由之路。《湾区儿女》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关照生活,再一次印证了这条创作规律和审美路径,取得了艺术创新与突破。一是更加精粹。34集的精干体量防止了剧情拖沓,顺应电视剧发展走向,故事更紧凑,节奏更明快,戏剧冲突更集中,使观众始终不忍换台。二是更加细腻。人物刻画相当细腻,演员表演实现了与角色的一体化,女主角的表演尤其到位,镜头语言细腻精致,进一步增强了表演的表现力。演员与角色在精神气质上高度契合,形成了很强的代入感和共情感。三是更有匠心。一般电视剧拍摄主要在棚里完成,少了些生活场景的质感。而《湾区儿女》中超过30%的场景在街头实景拍摄,这些实景强化了地域文化色彩,丰富了故事元素,增添了艺术魅力。四是精神更加丰盈。文艺创作贵在价值表达,作为叙事创作的电视剧亦莫能外,精神境界的高低决定着剧集的价值。《湾区儿女》的主旋律十分突出,但跳出了抽象的思想灌输,而将其托付给故事和人物,写出了有血有肉的人,写出了情感,写出了爱恨,写出了梦想,写出了内心冲突和挣扎,写出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剧集采撷百姓故事,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歌颂美好时代,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信心。这就是精品的创作之道。

(作者系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明品)

(责任编辑:聂国娜)

(审核:刘昱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