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暨香港中文大学大湾区发展成果研讨会举行

新浪深圳
关注适逢香港中文大学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15周年之际,2021年10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暨香港中文大学大湾区发展成果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成功举办。论坛暨研讨会以实体及网上直播混合模式,在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校园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同步举行。粤港两地主要官员,以及关注大湾区发展的学术界及业界代表受邀出席活动。

港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致欢迎辞时表示,国家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加强产学研协同发展。早在2006年,香港中文大学已与深圳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开展合作伙伴合作关系,是香港最早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学术、科研合作的香港高等院校之一。香港中文大学也将研究与创新定为《2021-2025五年策略计划》重点范畴之一,大力推动创新生物医学以及资讯与自动化科技等专案的发展,不断加强港中大与国内和国际伙伴的研究协作。未来,香港中文大学希望能继续发挥枢纽的作用,凭借优良的学术传统和雄厚的科研实力,跟内地行政和教育机关同心协力,推动区内官、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巩固大湾区在基础研究、创新创业等领域上的全球地位。

段崇智教授致欢迎辞
同时,活动邀请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作为主礼嘉宾,通过视频方式致辞。林郑月娥在致辞中对港中大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发展取得丰硕成果表示祝贺,期望港中大“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抓紧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同时为国家作出贡献。

据了解,港中大经过约15年的发展,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多个教研基地,在提升深港两地产学研合作,促进横向项目的合作与发展,吸引科研项目落地,推动技术成果高效转化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港中大深圳研究院在过去的十年的时间里共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超过500项,也跟当地的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之间进行超过80项科研合作项目。这三年来,深圳研究院进行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截止到上个月为止,深圳研究院的众创中心一共孵化了56家初创公司,未来也将继续主动在科研和教育各领域全力推动大湾区发展。

在仪式现场,港中大与香港科技园公司及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新的合作框架,港中大将分享其大湾区专业知识,支持初创企业发展及协助两地科研技术跨境转化。此外,港中大还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包括与大湾区大学(筹)在气候变化及绿色能源研究方面合作,并分别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深圳市南山区、福田区及罗湖区人民政府,制定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中大在大湾区的创新、创业、商业教育及应用研究领域上的发展。


在主题演讲和论坛环节,嘉宾围绕《香港中文大学大湾区发展的回顾与前瞻》、《中长期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与大湾区发展》、《大学与创科发展在大湾区》等方面,邀请权威专家学者、独角兽企业代表出席,从大学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创新等方面,一起探讨大湾区的发展之路。

展望未来,结合粤港澳三地的发展方向和学府优势,港中大将继续积极在大湾区发展合作,在产、学、研各方面进一步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共创优秀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