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照顾失能女儿几十年 诠释母爱厚重

新浪深圳
关注走进房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洗肉准备做饭,今天她为女儿准备的粥里有黑豆、瘦肉、苹果、香菇……十多平的房间除了一张病床,轮椅、盆、桶挤满整个空间。窗户上晾着洗的刷白的床单,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药品。即使多年卧床,房间里闻不到任何异味。
74岁的万素珍是梅州五华人,生有5个子女,二女儿李亚兰今年52岁,因患有先天疾病从一出生就异于常人,四岁还不能正常说话,十五岁查出大脑有问题,扶墙才能行走,二十岁开始完全无法站立,只能在地上爬行,之后病情持续恶化常年卧床,2018年开始不会说话,不能睁眼。“现在她的肌肉、舌头都萎缩了,吃的东西全部要先煮熟再磨碎从鼻饲管喂进去,破壁机都已经打坏了两个”每天四次流食、三餐药、两次消毒、一次大便还有无数次翻身和擦洗让万素珍十年来没有跨出过宝安。“早上做一个小时的操,下午散一个小时的步,中午午休个把小时”这是万素珍白天属于自己的仅有的几个小时。
常怀感恩之心 常念相助之人
“长时间的卧床导致她过一段时间肺部就会感染,隔段时间就需要住院治疗,上个月又住了二十天。因为她是残疾人,医院的报销比例较高,再加上每个月有一千多的补助,最后算下来自己掏的钱不多,他们四兄妹平摊没有太大的负担。还好有这些政策,不然肯定会影响她的治疗”万素珍面带笑意地指着桌子下面介绍到“街道和社区也经常有慰问,那壶油就是上次残联慰问提过来的。还有社区那个小林,也经常来看望我们,询问我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感谢这个时代和现在的社会!”
家庭团结 手足相护
为了方便照顾母亲,也为了李亚兰得到更好的治疗,十年前,兄妹四个商量着把母女二人接到了深圳,并给他们单独租了房子。“一个月两千多的房租加上生活开支差不多五千块全部由四兄妹分担”小儿子李桂华自己经营者一家店铺,时间相对自由,没事就会来母亲这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二姐生病几十年,我们一家人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即便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交流,我们也是想着能多活一天是一天,只要人还在呼吸,对母亲来说就是个寄托。有时候母亲也生病了,大姐就会回来照顾。大家各自出力,从不推诿。我承担主要责任,他们谁有时间就来,看见没牛奶了就买牛奶,没肉了就买点肉”。

编者按:如果生老病死可以代替,去往天堂的路上一定挤满了妈妈。万素珍平凡且普通,却真正做到了护“她”一世周全。如果说母爱是一种本能,那么最令记者感动的是万素珍积极阳光的心态,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顾影自怜,她依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感谢政府给予的帮助;如果说母爱是一种本能,那么兄妹之间的不离不弃相互扶持就显得难能可贵。据了解,兄妹四人有从事房产中介的,有做电工的,有做售货员的,大家都是普通的工薪基层,每个月上千块的支出并不容易,但是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放弃,用万素珍的话说:“只要我还在,只要她还愿意活”。
(通讯员 田苗 钟桂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