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油画村画家赴新疆写生创作

新浪深圳
关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并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挖掘独特丰富文化资源,推动两地文旅产业发展,宣传推广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让大芬油画走进新疆,将新疆美景及当地文化特色引入大芬油画村,6月25日至7月6日,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大芬美术家协会组织大芬艺术家,由布吉街道一级调研员李子才带队赴新疆开展油画写生创作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和喀什地区两地开展。

大芬油画村与三师文联、美术家协会成员合照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6月25日—30日)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军事要塞,如今是“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神秘的沙海绿洲。兵团农三师成立后,这里成为历代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家园。2004年,图木舒克市正式成立,一座军垦新城应运而生。
大芬艺术家和当地文联画家一起先后去到了三师著名的生态景区永安湖、白沙山、44团某连、马蹄山、土陶馆、53团胡杨林、50团夏河营某连少数民族村落、锦绣公园等地进行踩点并在多个地点进行写生创作。同时参观了三师屯垦历史博物馆,体验历史文化足迹,身临其境地耹听着新疆自发展以来的艰辛感人历史故事。6月29日,在夏河营某连少数民族村落采风时,适逢穆斯林传统重大节日古尔邦节,画家们受到淳朴善良的村民热情招待,共同感受节日的气氛。大家被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景色、民族特色和屯垦文化精神深深地吸引着,共创作了66幅写生作品。
期间,大芬油画村与三师文联举行了座谈会,就艺术创作、文化产业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表示两地往后文化艺术交流需更加密切,以加快推进文化润疆工程,会后,双方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艺术家在图木舒克市作画风采
喀什(7月1日—6日)
喀什地处新疆西南部,是中国的西大门、新疆首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客商云集的国际商埠,具有东西方文明融汇的特点,文化底蕴深厚,享有“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的美誉。
喀什古城、高台民居的民族风情、建筑特色,帕米尔高原冰山的雄浑壮美,白沙山、白沙湖、金草滩、石头城遗址的奇特风光和神秘,充满地方特色的畜牧交易集市,极大地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和热情,在此期间共创作了75幅写生作品。7月5日,大芬油画村与喀什地区文联、喀什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在喀什大学进行交流座谈,大家就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实践就业、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在喀什建立大芬油画村艺术创作基地的意向,推动喀什文化产业发展,以艺术的方式讲好新疆故事。

大芬油画村与喀什地区文联、喀什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交流座谈

艺术家在喀什地区作画风采
在巴合齐乡的畜牧交易集市,中国美协会员、大芬美术家协会理事杨化喜被这里传统的交易场景所吸引,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他说:“我们很难得来到这种地方,这里有非常好的创作题材,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没安排现场作画,只能多拍些照片回去以后再慢慢画,同时,希望以后协会多组织类似的写生创作活动。”
“现在大芬油画村正在转型升级的路上,我们一直在鼓励、支持原创,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目的是让大芬画村画家多走出去搞创作,加强两地艺术家的交流,提高创作水准,培养出更多的名家,创作出更多的油画精品。”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大芬油画村发展中心副主任梁剑表示。

艺术家在塔什库尔干县与县文联合影
深圳自2010年开始对口支援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认真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各项援疆任务顺利推进,在文化润疆、文艺援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此次采风写生活动在深圳前指的大力推动下得以顺利开展。

大芬油画村画家和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合影
部分作品展示:

《高台民居的晨光》梁剑

《群山环绕》梁剑

《大巴扎的旱晨》尚波

《九连大爷》尚波

《石头城的阳光》柯明泽

《塔县郊外》柯明泽

《千年风沙之城NO1》杨永智

《千年风沙之城NO2》杨永智

《轻轻的足迹》陈志武

《千年胡杨》陈志武

《帕米尔的阳光》杨化喜

《石头城远眺》杨化喜

《白沙湖》李安日

《石头城》李安日

《帕米尔冰川》邓家杰

《润物细无声》邓家杰

《时间沧海》宋孟依

《帕米尔的深刻面容》宋孟依

《塔县即景之一》游祥龙

《塔县即景之二》游祥龙

《新阳气息》王应良

《暖阳》王应良
通讯员:叶志华
审核:梁睿
编辑:卢晓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