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首演!舞剧《敦煌归来》大幕将启!

新浪深圳
关注这个8月,你一定不能错过的深圳·光明出品原创舞剧《敦煌归来》,将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盛大首演!
舞剧《敦煌归来》为光明区文化名人胡沈员2024年全新力作。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深圳光明首演后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重磅推出。

创作背景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这里曾是游牧民族驰骋的舞台,是中原王朝的边镇和经营西域的基地,更是东西文化交往的丝路重镇。
敦煌历经了多朝代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存洞窟618个,其中存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491个。
这些洞窟大致是坐西向东,多层重叠(重叠最多处有四层),布列在南北总长1500米的断崖上。窟内保存着自北凉以来下至元代五光十色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和节日欢乐等生活风貌的壁画。莫高窟壁画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形象,描绘出当时人们生活的点滴,让这些宝贵瞬间流传至今。
敦煌莫高窟以壁画而蜚声中外。这些壁画的粉本来源复杂,有的传自西域,有的源自中原,还有一些为本土画工所创,丰富的来源使得敦煌壁画的内容具备了多元性和亲民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在唐中后期的石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报恩经变中的“树下弹筝”、弥勒经变中的“婚嫁图”、楞伽经变中的“肉坊”等场景,都较为细致地描绘出了纯真的爱情以及市井生活的情趣。常有一壁之上既有宏大壮观的西方净土变,也有描绘敦煌生活的有趣画面。
舞剧《敦煌归来》以艺术的想象着力展现敦煌文化所承载的美学风格与精神内涵。从敦煌壁画中遴选主要场景,送行、燃灯、耕种、酒肆、遇盗等画面将意象化地重现敦煌壁画中的文化内容,让文物以舞台艺术的方式“活起来”。
演出信息
时间:2024年8月3日(周六)20:00、2024年8月4日(周日)15:00
时长:100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
领衔主演:胡沈员、石仁琦
来源:深圳光明
审核:郭泓斌
编辑:魏乾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