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投向民生领域建设 市民体会实实在在幸福

新浪深圳
关注多年来,宝安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把70%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在逐个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的同时,也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让市民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让每个在宝安生活的人,感受到舒适的“温度”,领略到激情与“活力”。

宝安教育科普课堂周年大课再次开讲,福中学子在宝安展厅积极体验人工智能
数字赋能 深化课改 宝安教育跃迁示范
经过公开申报、地市推荐、专家评审、评审领导小组复核,省教育厅日前公布11个省级“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和10个2025年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验区”名单,宝安区同时入列。这两项殊荣,标志着宝安教育已成为引领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与硬支撑。
为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2024年,区教育局聚力实施数字教育赋能工程,同步启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基础网络铺路工程、基础平台铺路工程、基础应用铺路工程三大项目建设,宝安由此成为深圳首个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项目的区域。
其中,中国电信宝安分公司负责协力构建天地双网双备教育网络,着重解决学校带宽不足、链路不稳等问题,提供全时域应用场景所需的网络带宽基础;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协力构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基座,实现用户、应用、数据的统一管理;腾讯云负责协力融合数联、物联、视联三大技术,推进云端教室、AI教室等建设,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目前,宝安已建成深圳最大的教育城域网,校园网络全覆盖,海量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汇聚,各种数据支撑教育教学的新场景、新连接、新生态在各学校实践运行。
2024年,同时被区教育局确立为“深化课程改革元年”,“学校课程发展”则被作为宝安区政府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共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的重点推进项目之一。基于此,区教育局构建了课程教学改革顶层设计,研制了课程建设行动方案、国家课程区域实施指南等系列文件,为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提供行动依据。
在此基础上,该局围绕“加强国家课程方案转化落地、推进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着力提升学生关键素养、充分发挥评价牵引作用、建立健全专业支持机制”五个主要任务,指导各学校立足办学目标与特色,编制课程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基于“资源+平台”的同步课堂、远程教学等教学新模式;以教学评一致性为切入口,研发情境化测评系统;打造跨学科、学段、学校的教研共同体等,全方位推进课程改革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效果图
以高质量发展撑起高水平医疗服务
2024年,宝安区卫生健康系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通过多个关键领域的重点突破,以高质量发展撑起高水平医疗服务,让市民健康不断“加码”,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党建引领航向明,卫生健康事业扬帆“进”。全市领先的省级卫健“党建文化培训基地”落地,区委卫生健康工委党校以“1+14+N”模式,举办15期党性锤炼活动,超2000人次党员深受启迪;积极探索党建文化融入为民服务的实践路径,构建“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矩阵,衍生出了“宝安宝蓓”“万步有约,乐享健康”等百余个医疗卫生党建项目,荣获了各类国家级荣誉10项、省级荣誉3项、市级荣誉4项,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
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宝安区医院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13个医院项目正在施工建设,在建项目数量位居全市各区之首。同时,信息化建设也取得突破,“健康宝安”便民小程序正式上线,实现了全区所有公立医院、社康服务的一键直达,俨然成为居民身边的“好朋友”。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是宝安区医疗发展的重要一环。宝安区实现了“五大中心”全覆盖,全区7家区属综合性医院全部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卒中中心和省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区属公立医院和社康机构的全覆盖。此外,宝安区在应急救援能力方面也持续提升,通过推进社会急救培训工作和启动“急救侠”公益项目,完善了“5分钟社会救援圈”,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旁观者心肺复苏实施率和存活率均大幅提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公立医院管理效能提升,“进”的效能更加显著。区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康复科、重症医学科,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等4个科室获评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全区国家级重点和特色专科数量达5个;区妇幼保健院产科获评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在过去的2024年,宝安呈现各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双向奔赴”的现象。宝安区积极开展院校合作,8家公立医院与高等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共建,成功建成2家高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和6家临床医学院。
宝安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通过中医药振兴发展工程,推动“进”的优势更加突显。宝安不仅完成全国首批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评审,还率全国之先开展公立医院中药质量保障工程;获批6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新增9个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引进5个国家级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团队,遴选12个宝安区中医特色专科和3个区级质控中心;4家社康中心中医馆获评深圳市旗舰中医馆,全市最多。

燕和苑保障性住房交付
幸福巢托起“宜居梦” 老小区焕发新光彩
一砖一瓦,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城市生活画卷,书写着宝安人住有宜居的暖心篇章。
2024年,宝安区积极构建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筹集保障性住房超2万套,供应8559套,筹集量、供应量连续4年全市第一。一年来,宝安区推动63个老旧小区开工改造,改造开工量全市第一。搬进新家园、老楼换新衣,高质量发展不断擦亮高品质生活“底色”。
画好住房保障“施工图”,绘就幸福安居“实景图”。宝安区积极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新体系,按照增总量、优布局、调结构、提品质、稳预期的发展策略,推进全区住房全结构优化,建设一批高品质商品住房,建设筹集一大批公共住房,建设及改造一大批产业配套宿舍,改造提升一大批城中村住房,高质量打造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四个一批”住房保障新体系。
从宝安区住房和建设局获悉,2024年,全区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超过2万套,供应任务量0.74万套,完成供应任务8559套,筹集量、供应量连续4年全市第一,并率先完成“十四五”规划的任务。
老旧小区焕颜新生,扮靓“人民城市”底色。
2024年,宝安区出台了《宝安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行动方案》,提出16条工作措施指导和推进各街道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包括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给予500元的财政支持、加装电梯“一站式”服务等,全年推动63个小区开工改造,数量居全市各区第一。预计2025年,全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将不少于57个。
在这个过程中,区住建部门创新改造模式,创建完整社区,着力打造新安海滨城广场、西乡福中福商业城两个示范项目,聚焦便民生活和适老宜幼场景,通过政府引导、协商市场企业和居民出资,努力实现“要我改”到“我要改”的可持续更新改造模式。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成为宝安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侧影。

2024年春节后宝安首场社区招聘会在新安文体中心举行
热聘人才 安薪无忧 充分就业增厚福祉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2024年,宝安区人力资源局倾情搭建就业平台,依托“湾区人才港”微信公众号、“湾区人才港”微信视频号、“宝安热聘平台”、“国聘热聘平台”四大线上平台矩阵,以及“1+10+N”区、街道两级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岗位周周招、校园招聘等各类线上线下公益招聘活动,实现就业服务贯穿全年、覆盖全民、贯通全程,成功构建“以就业兴产业”、“以产业促就业”良性互动机制。
据不完全统计,该局去年累计开展直播带岗周周招、百日千万招聘、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各类线上线下公益招聘活动161场,服务企业2413家次,提供岗位12.3万个次,达成初步意向2.5万人,其中累计举办各类直播带岗活动84场,观看人数520余万人次,2000余家企业累计发布岗位3.2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数6000余人;四大线上平台链接181所高校和2718家企业,累计服务各类重点就业群体75万人次,平台点击量345万次,累计注册求职者75万人次……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最直接、最核心的权益。
2024年,区人力资源局层层压实责任,坚决落实源头治理欠薪“一把手工程”要求,建立“日调度、周通报、月分析”工作制度,定期分析研判欠薪线索减量提质工作;建立处级领导挂点督导、分片包干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成效检查督导,行业主管部门及各街道主要领导周密部署、严格督办,共同推进欠薪线索减量提质;量化各单位欠薪线索减量任务,同步建立督查督办约谈机制,组织各街道、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新开工项目、新开办企业1万余家,督促落实保障工资支付制度,深入落实“抓前端、治未病”要求。
在此基础上,该局进一步简化欠薪维权流程,推出宝安区“欠薪扫我,即扫即办”欠薪维权二维码,劳动者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在弹出的页面简单填写反映内容,即可足不出户快速反映欠薪问题。
该局还先后开展“安薪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欠薪线索减量提质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问题,切实保障劳有厚得。

2024世界湾区帆船赛鸣笛开赛
丰富城市生活 2024年宝安文体活力向新
2024年,宝安区文体活力涌动,“2024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WMRT)深圳·宝安总决赛”、“2024第四届‘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以及“粤来粤有戏”第三届湾区粤剧荟等高质量文体品牌活动,成为具有辨识度的城市名片,提高宝安的知名度。文体场馆建设升级,引入AI助手,构建起智能化服务场景。“2024湾区诗话——共赏一轮明月”、“湾游记”音乐生活周等文艺活动邀请市民共享欢乐时光,探索城市生活的更多精彩。
宝安文体场馆总分馆体系持续扩大,全区现有图书馆总分馆170家。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新增2家社会特色主题馆,现有1家区级总馆、10家街道分馆、124个社区服务点、16家社会特色主题馆和3家文艺社团文化馆。除此以外,宝安文体场馆创新打造新型文化空间,建成并开放图书馆+电影、图书馆+酒店、图书馆+公园、图书馆+书店等一批融合发展的新型阅读空间,实现多业态、多元服务,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2024年,宝安致力于扩大本土品牌活动的影响力,用心培育文艺创作,开展宝图星期讲座、小小讲解员等各类读者活动7000余场,城展公益活动453场,宝安文博研学之旅、宝安名家书画作品展等文美博品牌活动、展览370余场,2024中超联赛、湾区之光·群星演唱会等赛事、活动82场。“宝安区美术重点作者创作提升工程”等本土文化活动培养众多美术创作骨干及学科带头人,将宝安文艺作品推向更大舞台。
与此同时,宝安不忘传承,活用非遗资源:以“深港同源 非遗共享”为主题,策划开展“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宝安区非遗月系列活动,举办非遗课堂104场,梁桂妹等21人被认定为宝安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截至目前,宝安区已有66名代表性传承人。
2024年,宝安文体产业服务更加完善。完成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文体娱乐业)奖励项目、文博会分会场奖励项目、入驻园区租金补贴项目的审核,资助28家企业,金额达1113.77万元。“宝安文体旅”电子地图为市民提供57个文体旅场馆、美食及酒店的信息介绍、导航指引及宣传片。“i深圳平台”完成33轮体育消费券的发放,共发放749.8万元,消费券核销率达到100%,直接带动消费1054.3万元。
2025年,宝安的文体生活同样值得期待。全国12支王者荣耀甲级联赛职业俱乐部预计将在“宝安1990”音乐厅进行400余场比赛及约百场相关活动。凤凰古村将进行活化改造,打造游戏小镇,让凤凰古村的传统村落文化与游戏现代文明结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来源:宝安日报)
(通讯员:张剑峰 刘正金 罗裕昭 张萍 庄典)
(来源:郭泓斌)
(编辑:金睿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