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都市中的“绿翡翠” 欢乐海岸用十年打造城市“生态名片”

新浪深圳
关注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变奏生长的过程,经历了长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身处喧嚣都市的居民开始渴望与绿色生态的更多的亲密互动。作为一个高密度城市,深圳在40多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同样坚持着守护十万顷绿水青山,锚固山海环绕的自然环境。
十年蜕变,都市中的“绿翡翠”
占地面积约68.5 万㎡华侨城湿地无疑是大自然带给城市的礼物,其中水域面积约50万㎡,拥有4万多㎡的红树林景观及上百种珍稀鸟类。这里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隔海相望,是深圳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这里是小沙河的泄洪通道,如果遭遇罕见暴雨,将会形成污水和雨水混排的局面,湿地淤积情况严重,成为死水区或泥滩在过去无人管理的时候,大量外来人员聚居此地,非法捕捞鱼虾,湿地环境一度异常恶劣。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营造绿色生态环境一直是华侨城集团践行生态行动的核心理念。华侨城集团于2007年受深圳市政府委托接管这片湿地,欢乐海岸由此开启城市中央的生态实践,历时5年对其进行保护性修复、持续性提升,十余年来不间断地优化提升湿地的生境,将其打造成为与深圳湾水系相连、中国唯一地处现代化大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

2012年,华侨城湿地完成修复并正式开园。逾600种珍稀动植物在此栖息,数万只候鸟每年在此停留,这片滨海滩涂已然蜕变为城市中央绝美风景。修复完成的华侨城湿地不仅构筑起湿地内动植物与深圳湾的生命通道,还实现了保护物种多样性、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等功能,成功地重现了湿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城央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典范。

2011年,欢乐海岸项目获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局联合授予“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成为全国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同年,国家海洋局授予华侨城湿地“国家级滨海湿地修复示范项目”称号,肯定华侨城湿地在滨海湿地修复、管理体制等领域的创新和成绩,华侨城湿地也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项目。2020年12月25日,华侨城湿地成为深圳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华侨城湿地不仅还原自然生态环境,同时结合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理念,建立自然学校,让更多绿色走进城市,让更多市民不断探索可持续的城市生活方式,湿地公园已成为欢乐海岸整体项目的“生态名片”。
生态营造,拥抱自然生活方式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环境趋势之下,欢乐海岸在坚持创新引领,商业带动,文化共融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坚守并实践社会价值,在125万㎡的开阔场域中开展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对话,不断探索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城市生活方式,让公众有机会了解自然、走进自然、爱上自然,并从此走上了公益环保的传播道路、身体力行的去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将自然的生活方式导入城市,改变生活。
2013年,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简称“华基金”)正式成立,旨在推动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除了积极推动公益募捐外,华基金同时以深圳为起点,启动自然教育项目。受惠于华基金,2014年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正式成立,学校根据不同的季节开展相关物候的自然课程活动,如“小鸟课堂”“红树课程”“不速之客”等动植物主题相关课程,向公众撒播热爱生态的种子。小鸟课堂以“小班教学,深度体验”为特点,引领市民走进自然第一步,观鸟之旅也成为一项常规明星活动。以思考垃圾用途,探讨垃圾分类再生的零废弃之旅则紧贴当下环境的变化,在科普与酵素制作等活动中理解这一“新宝藏”。

本着“一间教室、一套教材、一支环保志愿教师队伍”的理念,自然学校每周末都会开展日常课程活动,期待通过自然教育的引导,让公众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生命能量、美与和谐,可以滋养疗愈身心,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结。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现已累计开展教育活动约5000多次,包括志愿教师及义工培训、生态导览及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自然学校教育参与人数已累计超11万人次。
2020年,华侨城集团统筹华基金及华南集团启动“中国自然教室计划”,通过自然教育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和城市建设。2021年,华侨城集团统筹华基金及华南集团完成100所自然学校的援建目标。大胆的创想,持续的行动,一系列绿色行动的推进,让生态文明助力永续的生态环境。
在空间的生态营造与发展下,欢乐海岸还推出一系列自然环保的品牌活动,以期呼唤更多公众参与其中,让环保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持续的行动与实践。“自然梦想家”是欢乐海岸打造的环保公益主题品牌活动,从2013年至今已持续开展9年。从最初“寻找最美滨海湿地守护者”,通过寻访自然守护者并记录其真实事迹,迈出“自然梦想家”的第一步;再到“弃物意境”“做喜欢的事,持续环保”等一系列主题,“自然梦想家”一直在倡导“向善、可持续”的环保公益精神。践行社会企业责任同时打破公益界限,倡导“人人都是自然梦想家”,实现人人都是行动者,联动园区商户迈向“商业向善”,同时因地制宜结合欢乐海岸“文旅+商业”的独特项目属性为城市居民带来绿色环保灵感以及优质生活体验。以自然教育带动传播的活动,让公众亲身参与并沉浸体验自然,实现了“让环保成为一种日常生活,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愿景。

今年的“自然梦想家”活动作为2021华侨城文化旅游节华南集团美食潮玩专题季下的专题活动之一,以碳中和、碳达峰等环保时事热点为出发,以“临时放映厅”“插画工作坊”等新形式、新内容聚焦环保“潮”生活,为本次文化旅游节提供更多“潮玩”生活方式创想,以“城市降温计划”为年度主题,为城市提供一份低碳可持续生活方式提案,将带来一场精彩纷呈,充分体现绿色基因及商业环保价值的绿色公益活动。
欢乐海岸始终相信自然可以为城市居民带来更美好而深刻的体验,环境友好的建筑设计,打造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活动体验,欢乐海岸不断探索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与生活方式的更多可能。
生态环保的理念贯穿了欢乐海岸的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与环境氛围营造,在环保节能的同时构建了优美的项目环境。欢乐海岸全项目石材采用环境友好型透水砖,配合排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回收利用。位于项目中心,面积约20万㎡的心湖采用了深海引水的创新工程,以深圳湾西部通道为起点,铺设长 6.3 公里的地下引水管道,将优质海水引入都市中心,优化海滨生态的同时提升了自然体验。位于心湖湖畔的购物中心采用自然光照明和“隐形梁柱”设计,室内空调控制在26度环保节能。地下停车场照明采用感应式灯光照明,车辆经过时自动调节亮度,实现节能降耗。曲水湾引入深圳湾的清澈海水穿街而过,并合理安排建筑布局与动线走向,在区域内实现自然通风。项目内建筑均采用气候适应性维护结构,针对深圳的季风性气候,营造了舒适自然的项目体验感。

在十年生态生态实践中,通过环境友好的建筑空间设计,环保理念在品牌价值与活动组织的渗透,实现生态、公益、人文、艺术的创新交融,不仅传递了“让环保成为一种日常生活,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宏大愿景,也展示了欢乐海岸秉承华侨城集团绿色理念形成的绿色商业发展观,在城市发展中的先锋环保者形象以及对于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展望。
纽约的城市中央公园,英国的海德公园,新加坡的巨型温室,城市中央的绿地既是一颗珍贵的“绿翡翠”,同时也在守护城市的“健康”。华侨城始终坚持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尊重,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将环保与城市文化发展相结合,把环保理念带入城市发展,融入城市生活。作为一个无界融合的商旅文娱综合类项目,欢乐海岸始终认为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重。十年生态生态实践,欢乐海岸通过环境友好的建筑空间设计,将生态、公益、人文、艺术共冶一炉,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循环和优化保护,成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标杆,成为城市中央亮丽的绿色“生态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