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深圳 资讯

1.6万余份藏品!来光明这一博物馆感受侨文化

新浪深圳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从热火朝天从事农作的光明农场,到如今欣欣向荣发展的光明科学城,光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离不开光明归侨的辛勤付出。为了更好地延承前人的智慧,守住侨文化的根脉,光明区打造了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文博机构——光明侨院。

光明侨院以“同心筑梦 光彩焕新”为主题,分为上下两层共四大展厅,总面积约1070平方米,总投资约1080万元,现有各类藏品1.6万余份。

第一部分“华侨历史,光明记忆”主要展示光明区的华侨历史,带领参观者回到过去,重温华侨在国外作为劳工的辛酸史。

第二部分“光明安置,重建家园”,围绕接侨,广东省建立国营光明农场的伟大决策及其历史进行布展,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光明农场的奋斗故事。

第三部分“建设光明,助力腾飞”借助光明农场的生活实录,讲述改革开放以后,光明区欣欣向荣的发展历程。

第四部分“创造光明,未来可期”,可以看到归侨精英们的一则又一则筑梦故事。

  情系故乡,回馈桑梓

1944年,东江纵队借用光明区公明街道下村社区下村的祠堂,建起东宝地区第一所抗日民主学校——东宝中学。东宝中学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的一所培养抗日干部的新式学校,由东宝行政督导处主办,模仿延安“陕北公学”,1945年2月创办成立,1945年10月,因国民党当局挑起内战,东宝中学被迫停办。东宝中学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规模不大,但它在办学中吸收发展了一批党团员骨干,为有志青年提供了接受革命教育的机会,培养了一批党政干部和人才。至今也在为培养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了东宝中学“华侨历史,光明记忆”还收集了大量爱国华侨故事,以及大量的归侨侨眷文物。不仅有当时归侨使用的木箱、皮箱,还有七八十年代海外华侨与国内家人通信寄款使用的侨批等文件。展厅内生动的铜像、雕塑,配合着触摸屏大量影音史料,迅速将参观者拉入了那段战火纷飞的艰辛岁月。更有熟悉东宝中学的参观者触动儿时回忆,侃侃谈起自己小时候去东宝中学参观的宝贵记忆……

  风雨归家人 光明再出发

如果说越南华侨归国充满着无奈与心酸,那么祖国的撤侨安置就代表着期盼与希望。1978年,明华邮轮载着22.4万归难侨们驶离了炮火,驶向了新生。

光明农场鼎鼎大名的罗太公就是一名马来西亚归侨。他原名罗焕荣(1938-2023),1938年在吉隆坡的一个华侨家庭降生。他一生经历十分丰富,1949年回国,1959年来到光明农场,与光明结下不解之缘。务过农,修过水库,当过会计,进过糖厂、粮油厂,当过教师,还担任过农场侨联主席。他为人热情,经常帮助侨胞,他听说同为归侨的朱北山是一名孤儿就主动担起责任四处奔波为朱北山解决就业问题,还自掏腰包买闹钟以及把自己的自行车赠予朱北山。为解决归侨子女就业问题,罗太公废寝忘食,抱病带着几十名青年去市内应聘面试……他直至去世的前几年都爱穿着一身华侨风情花衬衫,云淡风轻的与人说起往事,言语中从未有过夸耀与抱怨,满满的都是赤诚之心,家国情怀。

光明农场建设初期,大量归难侨的涌入,不仅为光明带来许多新鲜血液,还为光明带来了希望与值得永远传唱的归侨故事。罗太公,麦旭平,胡根忠……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为光明农场谱写了璀璨华章,我们也不负历史,将他们的故事长久传唱。
   改革开放 腾飞光明 

1978年那是一个春天,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开始吹到了光明。光明农场开启多项改革措施“三来一补”、引入外资,促使一大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像大宝鸽厂、光明奶品加工厂等都是这一时期建立的,越来越多的港澳企业也逐步在光明落地生根。

1978年的归侨队伍中,有一名小男孩,他叫黄亚七。当初为躲避战火,他和父母一同来到光明农场。92年参加工作,乘着改革的春风,黄亚七进了一家外资公司的工厂,他努力工作勤奋进取,仅一年就当上了主管。又经过了几年的积累,黄亚七毅然决定放弃自己在外资企业的优厚待遇,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自己的工厂,帮助归侨解决就业问题。时光荏苒,黄亚七已经从当初归国时期的稚童,成长为深圳德亿皮具有限公司的老板,光明区侨联常委、光明街道侨联副主席。但是始终不变的是他帮扶归侨,为归侨服务的一颗真心。

  光明未来 已然光明 

建区以来,随着光明科学城建设的推进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定位落地,光明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华侨、归侨和新侨也承担起了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毕业的陈炳安博士,就是光明区新侨创业的典型代表。他在国外深耕半导体材料研究。2014年-2019年,任AIXTRON(英国剑桥)-CVD和MOCVD研发部唯一华人高级科学家,期间主导3个系列半导体设备5次迭代。他在材料方面成绩斐然,但是却在毕业之后毅然回国。2019年至今归国创业牵头完成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里关键的碳化硅外延设备,为我国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应用发展领域提供设备支撑;相关设备开发技术点荣登“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

陈炳安博士所在公司发展迅猛,累计获政府奖励资助数千万元,获风险投资数亿元,如今已发展成为具有高成长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侨甘为桥,凤凰归巢引人才,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坚定选择为光明引来新产业新人才,使光明区在科学城的发展大道上一骑绝尘。

同心筑梦 光彩焕新 

史海浮沉,一代新侨变老侨,不变的是归侨们对光明的一片赤诚,对光明的一腔热血。光明地区华侨华人、归侨侨眷、港澳同胞在光明这片热土上自强不息、为国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历史永远熠熠生辉。谁才是最新幸福的侨,光明侨院已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打卡小贴士

开放时间:9:00-12:00 ;14:00-18:00

地址:华强创意园3栋B座

预约链接:https://xcx-api.zuduijun.com/api/long-url?code=ZFn67r&app=13

(内容来源:深圳光明微信公众号)

(审核:郭泓斌)

(责任编辑:陈雅思)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