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交融 香港deTour 2024 设计节尽显设计新思潮

新浪深圳
关注自11月29日至12月15日,“deTour 2024 设计节”在香港PMQ元创方举行,为观众持续带来一场精彩的设计狂欢。本届“deTour 设计节”由PMQ元创方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创产业发展处资助,以“拥有→ 存有:内在的设计” 为主题,旨在挖掘设计的深层潜力,促进设计与心灵的对话。
“deTour 2024 设计节”共展出17件由本地及海外设计师创作的装置和展品,并举办了超过40场工作坊、13场设计对话、亲子活动体验“童游 deTour”以及逾100场导赏团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设计师们提供了跨领域合作的机会,也让公众能够深入了解设计如何丰富人的内在力量,探索设计中尚未充分发掘的可能性。

科技与传统共舞,盆景新韵
在众多展品中,《盆浮之景》(Air-Scape)作为科技与传统融合的典范之作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该作品是由“种未来”团队(建筑师张家豪、建筑设计师谭芷茵和花艺师黄莹莹)与香港盆景师李景民携手创作的,其核心创意在于将无土栽培海绵、自主研发的透明泥土与3D打印架构完美结合,为传统的盆景艺术开辟崭新路径。


创作团队在材料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从去年对聚水性聚合物的尝试,到今年锁定无土栽培海绵、自主研发的透明泥土,只为给植物寻觅更适宜的生长依托。同时借助3D打印技术,花盆的形状与长度得以自由设计,盆景仿若灵动的雕塑,水滴垂落更添轻盈之态。这一创作不仅赋予传统盆景现代魅力,还拓宽了艺术边界,新颖的跨界呈现方式让观众们对盆景艺术有了全新认知,能细致入微地品味盆景中蕴含的科技与美学融合之妙。
灾难与重生思辨,心灵叩问
另一作品《摧毁屋》(Casa Destruct)则由浚明空间研作室匠心打造。该作品以独特的建筑语言,深入探讨“房子”与“家”在灾难语境下的深刻内涵,与本届“deTour 设计节”的主题“拥有→ 存有”遥相呼应。
浚明空间研作室创始人高浚明介绍,在构建这一模拟灾难场景时,对细节的把控可谓精雕细琢。倒转的房屋造型打破常规认知,仿佛在诉说着灾难瞬间的天翻地覆;通体洁白的色调,传递出灾难过后的空茫与未知;墙体上的裂缝,既是破坏的痕迹,也是新生的裂隙,引发人们对回忆与价值是否能在灾难中幸存的深度思考。在互动性设计上,尽管空间有限,但浚明空间研作室巧妙地在屋内布局了诸多触动心灵的元素,观众透过裂缝,能瞥见屋内悬挂的照片与灯光互相映衬,开启观众对灾难、重生、情感与记忆的思索之门,让他们在凝视中与作品产生强烈的心灵共振,深刻感悟 “拥有”与“存有”的哲学张力。


在深圳赴港“一签多行” 新政策的助力下,“deTour 2024 设计节”为深港两地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通过多元的设计作品与丰富活动,不仅展现了各种创意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更促进了深港文化艺术交流与融合,持续为推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不断助力。
(审核:林兰苹)
(编辑:邓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