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深圳 资讯

价值2亿元,深圳为何向这些企业发放这张“券”?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迎来新利好。

3月29日,深圳向近40家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发放近2亿元的首批“训力券”,包括元戎启行、逐际动力、云天励飞等企业。

与此同时,深智城3000P Flops的智算中心正式启用。至此,深圳的智算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充沛的算力。

算力是什么?

它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而言代表着什么?

算力、算法、数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引擎。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曾提到,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智能汽车”,那么“算力”就是驱动它奔跑的“汽油”。唯有算力供给充足,人工智能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未来要通往更高级别的人工智能,不断扩大大语言模型的规模是必经之路。只有以强大的算力为支撑,才能开发出更加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当前,深圳正在推进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此前发布的《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到,要大幅提升智能算力规模,建设多个10E级智能算力集群,到2026年,实时可用智能算力超过80E FLOPS。

如今,深智城3000P Flops的智算中心正式启用后,连同此前已启用的深圳开放智算中心、前海深港智算中心等项目,以及正在加紧建设的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等项目,深圳到2025年底已建和在建智算规模将超过62E Flops,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

62E Flops的数据处理量,相当于每秒处理1.5亿部4K电影的数据量。

“训力券”是什么?

为什么深圳要向企业发放2亿元“训力券”?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人工智能产业而言,算法、算力、数据、应用等环节,政府能直接施加影响的可能就是算力环节。

AI训练“烧钱”,早已是行业共识。我们可以将“训力券”理解为,政府支持人工智能的“消费券”。

据了解,这些“训力券”可在已入库的智算服务机构抵扣算力租赁费用,大幅降低企业在人工智能研发过程中的算力使用成本。

企业降低了算力使用成本,就能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研发等关键环节,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到原本难以负担的优质算力资源,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还可以更大胆地尝试优化现有的人工智能模型和创新开展其他研发工作。

实际上,在《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批总额度近2亿元的首批“训力券”已经正式发放,元戎启行、逐际动力、云天励飞等近40家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分别获得数额不等、最高1000万元的“训力券”额度。

“本次推出‘训力券’力度之大,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罕见的,这是深圳对于高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产业扶持的一个缩影,我们希望深圳能够持续引领AI浪潮的发展。”云天励飞副总裁陈腾宇感叹道。

此外,去年深圳印发的《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就提到,每年将发放5亿元“训力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和训练成本。

除了“训力券”之外,深圳还砸下“真金白银”,发放最高1亿元“模型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应用成本,发放最高5000万元“语料券”,促进语料开放共享和交易,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助力企业推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支持人工智能行业应用。

深圳正在锚定一场算力未来。或许未来,在深圳使用算力就像用水用电一样轻松。

来源:深圳晚报记者 张雪莹

视频制作:戴景雨 黄婕

排版:张雪莹

审校:毛芸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