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元保费不变 保障全面升级!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正式上线!

新浪深圳
关注持续两年为深圳市民提供坚实守护的“深圳惠民保”,在新一年度如约而至。
4月22日,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新闻发布会顺利召开,深圳市医疗保障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深圳惠民保”承保机构等相关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深圳基本医保参保人以及深圳户籍的异地医保参保人可参加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不限年龄、职业、健康状况。

作为深圳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惠民保”始终坚持“守初心 惠民生”原则,紧密衔接深圳市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持续强化保障力度、广度,为广大参保人提供普惠、多元的补充医疗保障。自2023年5月首次上线以来,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赔付约23万人次,单人累计最高理赔金额达180万元,享受理赔的参保人最小为出生1个月的婴儿,最大为103岁的老人,对各年龄段参保人群的保障“掷地有声”,得到广大深圳市民的高度认可,2024年度参保人数达609万,位居全国前列。
88元保费不变 保障全方位升级
2025年,“深圳惠民保”继续坚持88元/人/年保费不变,通过大幅降低理赔门槛、进一步拓宽自费保障范围、扩大参保人群覆盖面,让更多深圳市民群众受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据悉,新一年度“深圳惠民保”在原有保障待遇上再次进行升级,通过“五降、三拓、一增”全面优化产品保障内容,继续实施“一站式”直接理赔和医保个账支付保费等便利措施,为深圳市民提供坚实保障和优质服务。
五降:理赔门槛再降低 五项待遇免赔额各下调4000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的“待遇一”至“待遇五”的免赔额各下调4000元,降幅最高达28.6%,其中,待遇一“医保目录内费用保障”、待遇二“住院自费合规药品、耗材、诊疗及检验检查费用保障”、待遇四“罕见病自费药品费用保障”这三项待遇,免赔额从去年的1.5万元降至1.1万元;待遇三“门诊自费合规药品”和待遇五“‘港澳药械通’费用保障”这两项待遇,免赔额从去年的3.5万元降至3.1万元。此外,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延续连续参保激励政策,连续2年及以上参加“深圳惠民保”的参保人群上述免赔额再降1千元。
“随着免赔额的大幅下调,参保人看病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更容易达到理赔标准,产品保障的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切实减轻了参保市民的医疗费用经济负担。”中国人寿寿险深圳市分公司总经理吴超说。
三拓:拓宽住院自费、罕见病高价药及“港澳药械通”专项待遇保障范围
拓宽住院自费保障。为进一步推动更多医保目录外的自费诊疗项目、创新药械纳入“深圳惠民保”保障范围,持续减轻参保人住院自费负担,合并原待遇二(住院自费合规药品和检验检查费用保障)和待遇六(住院自费合规耗材费用保障),同时将住院自费合规诊疗费用新增纳入保障,整合为“待遇二:住院自费合规药品、耗材、诊疗及检验检查费用保障”,免赔额为1.1万元(连续参保的为1万元),支付比例70%,年支付限额120万元,对广大参保人群而言,调整后,一方面住院自费理赔门槛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一些创新的诊疗项目和技术也纳入保障。
据悉,包括质子重离子、机器人手术、钇90微球等创新高额自费诊疗项目均纳入“深圳惠民保”保障范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新项目新技术新药品不断涌现,群众医疗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新一年度‘深圳惠民保’将更多创新药械和创新诊疗项目纳入报销范围,让广大市民群众能在第一时间用上新药械、新技术并获得保障,为支持我市创新医药产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中国人寿寿险深圳市分公司总经理吴超说。
拓宽罕见病专项待遇保障范围。为落实深圳市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深圳惠民保”针对戈谢病等9种罕见病的10种高价自费药品费用,年最高保障额度上调至60万元/年。此外,还首次将治疗短肠综合征的瑞唯抒(注射用替度格鲁肽)纳入保障范围,持续推进解决罕见病高价自费药品保障难题。
拓宽“港澳药械通”范围。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将 “港澳药械通”保障范围拓展至17个药械,年度最高可报销50万元,让参保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粤港澳大湾区更先进的医疗资源和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保障融合发展“深圳经验”。
通过上述一系列调整,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保障内容基本覆盖深圳市民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场景,无论是住院自费项目,还是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治疗等,都能得到更有力的支持。
一增:参保人群再扩面 深户异地医保也可获得保障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首次将参加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纳入参保范围,不论是参加异地医保的随迁老人,还是在异地就业或就读的深圳户籍人员,参加“深圳惠民保”后,经过异地医保报销的合规医疗费用可继续享受“深圳惠民保”保障。
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单友亮说:“市医保局坚持为民初心,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工作要求,在夯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补充保障作用,指导承保机构优化‘深圳惠民保’产品保障责任,深化产品社会属性、普惠属性,实现参保广覆盖、医疗费用梯次减负,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
坚持“一站式”直接理赔 群众无需跑腿垫资
作为“政府指导、商保承办”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深圳惠民保”坚持应赔尽赔,在深圳市内以及省内其他地市共96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 实现“一站式”直接结算:参保人可在省内就医结算医保费用时,同步结算“深圳惠民保”理赔费用,有效减少参保人“需垫付、耗时长、资料多”的问题。“深圳惠民保”运行两年来,“一站式”理赔人次占比达99%,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中国人寿寿险深圳市分公司总经理吴超表示:“‘深圳惠民保’由政府指导、商保承办,通过强化医保、商保衔接,实现同步结算‘无感支付’。参保人在省内发生的医疗费用结算顺序依次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深圳惠民保等,参保人仅需支付剩余个人自负部分即可,做到‘出院即理赔’,省时省力又省心。”
支持医保个账缴费 “自动重新参保”服务实现无感参保
据了解,今年个人可继续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符合“深圳惠民保”参保条件的本人、配偶、父母、子女参保,也可通过线上支付渠道自费参保。特别是,2023年、2024年已勾选了“自动重新参保”服务的参保人,本年度将在4月23日至4月28日期间自动通过医保个人账户或者微信支付等划扣进行参保,无需个人再主动参保。
那么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参保呢?
参保人可以关注官方指定参保平台“深圳惠民保”微信公众号参保缴费;同时,还可以通过“深圳医保”“微保”微信公众号、 “支付宝”“云闪付”“i深圳”APP进行参保,或通过线下服务窗口咨询办理。此外,交通银行APP也作为今年新增的参保渠道,为更多的参保人提供参保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官方参保通道“深圳惠民保”接入了大模型deepseekR1版本部署的AI助手,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快捷的服务,从参保问题到理赔咨询,用户均能获得精准解答。咨询路径也很简单:用户关注“深圳惠民保”微信公众号后,进入到“深圳惠民保”参保页面,点击页面上的AI助手,就可以直接进行咨询了。
据中国人寿寿险深圳市分公司总经理吴超介绍,为了让更多市民不错失这份惠民保障,简化参保程序,2023年“深圳惠民保”即推出了“自动重新参保”服务功能。市民此前已选择“自动重新参保”服务的,将收到短信提醒。届时将由系统在规定时限内通过医保个人账户或微信支付等方式进行自动扣费参保,市民无需再次手动操作。如果余额不足,市民也会收到短信提醒,及时到上述参保渠道参保即可。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的医疗保障力度,便利用人单位为员工统一参加“深圳惠民保”,用人单位可通过“广东政务服务—单位社保网上服务”入口一键为员工参保。各用人单位和深圳市民均可通过官方咨询热线4006152066了解更多参保详情。
“为有效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2025年,市医保、民政、残联、工会和退役军人等部门将联合为我市医疗救助对象、户籍残疾居民、困难职工、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统一办理惠民保参保缴费手续,做到‘应保尽保、应资助尽资助’,兜牢兜准兜好民生保障底线。”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单友亮说。
承保机构提醒广大市民,“深圳惠民保”集中参保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6月30日,保障期是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错过时间将无法补缴。
(审核:陈怡燃)
(责任编辑:陈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