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深圳45年·展望深圳2035 《深圳2035: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展望》首发式在深圳隆重举行

新浪深圳
关注2025年4月22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深圳2035: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展望》以“回顾深圳45年·展望深圳2035”为主题,在深圳举行新书首发式。

此次首发式由深圳出版集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主办,深圳出版社、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承办,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邓丽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党委书记、协理副校长李学金等出席活动。

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张占斌,深圳市原副市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唐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郭万达,与本书作者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展开“展望深圳2035”主题对话,为读者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深圳2035: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展望》基于“深圳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研究”和“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研究”两大研究方向,提出了深圳引领“三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历史使命、战略方向和总体思路,其中包括“全面升级深圳软基建基础”“推进深港深度合作发展”等一系列具体策略。在战略路径的选择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概念。
建设“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就是指通过提供一系列条件,使一个地区或经济体成为那些代表先进生产力、掌握高端核心技术的优质资本和人才都想进入,进入之后不会走、不想走,也走不了的经济平台。
这部作品的创作历时两年,研究院团队以深圳“双区驱动”战略为框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内涵,通过实地调研、国际对标等方法,系统梳理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逻辑。创作过程中重点突破了对“高质量发展高地”的量化定义,创新性地将“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概念转化为可评估的城市治理指标,构建社会治理新形态理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的深度协同发展模式。

深圳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汉隆表示,“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的提出,有前瞻性、有探索性,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出版集团旗下的深圳出版社,是深圳市属唯一的综合性城市出版社,这几年来立足本土优势,整合各类出版资源,重点培育了“赓续深港文脉、科创科普科幻、法语文学、青春少儿”四大特色产品线,尤其在科创、科普、科幻等领域,打造了一系列与深圳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文艺精品,生动讲好深圳故事。郑永年教授作为久负盛名的公共政策领域专家,在推动深圳现代化发展上作了很多研究和探索,在学术著作出版上也给予了深圳出版社大力支持,推出的图书作品“双效俱佳”。未来,希望与郑永年教授及其团队能有更多合作,共同助力深圳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更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奇迹。
据悉,该书是“深圳研究三部曲”的首部作品,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将对深圳的未来发展开展追踪式的深入研究,第二部的主题为“跨越‘中等技术陷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圳的作用与担当”,第三部的主题为“平准经济学原理与深圳发展实践”。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该书可谓是回顾过去,总结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经验的“历史书”;作为深圳迈向2035年的理论探路之作,该书又是展望未来,启迪深化改革实践的“行动册”。
(审核:李昌怀)
(责任编辑:陈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