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AI·科创向未来”校园系列活动在南方科技大学启动

新浪深圳
关注4月23日,“拥抱AI·科创向未来”校园系列活动在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启动。活动由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社、新华社广东分社联合深圳冠旭电子共同主办,旨在打造“校企联动,知行合一”的交流实践平台。
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刘健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技术进步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辛勤探索。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机构和专精特新科创企业,正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在诸多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在致辞中指出,“拥抱AI·科创向未来”校园系列活动,是学校、媒体、企业共创创新生态的社会实践,对解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问题具有非凡意义。

“全校超半数的学科开设了人工智能等主题课程,同时学校今年也将新增面向本科招生的人工智能专业。此外,南方科技大学还与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成立了96家联合实验室。”薛其坤历数学校多年来开设的AI领域育人平台。
深圳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吕哲介绍了深圳市当前AI产业的发展现状。他提到,多年来,深圳正积极构建完整的AI产业生态,涵盖芯片、模型、硬件、应用四大关键环节。随着AI耳机、AI手机、AI眼镜等智能终端持续升级,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前沿领域不断突破,深圳人工智能应用已实现“全程、全域、全时、全行业”覆盖。

“AI校园公开课”环节,多位研究专家和产业界人士就AI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案例进行了分享。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深思实验室副主任郭秋泉畅谈“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新范式”,并盛情邀请在场青年学子到深思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华为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专家孙翔飞则结合诸多前沿研究分析了AI发展背后的底层逻辑,并展望了大语言模型的未来发展方向。


冠旭电子董事长吴海全从AI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出发,向与会各方介绍了AI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他以旗下Cleer品牌刚刚发布的ARC 5和Clip两款新品为例,现场演示了内置于耳机的AI智能体在同声传译、会议记录、声音复刻等功能上发挥的作用。

在公开课后的互动讨论环节,多名青年学子就AI领域的潜在研究方向、行业的就业前景向演讲嘉宾发问,几位嘉宾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行业发展现状与同学们开展了热烈讨论,并提出积极建议。活动在充满青春气息与 “硬核”科技氛围的交流声中落下帷幕。
据悉,“拥抱AI·科创向未来”校园系列活动还将深入全国多所高校,并邀请学术专家、业界精英与青年学子共话前沿科技、共探创新路径,让更多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AI技术的魅力,探索在实践中开拓技术未来的可能。
(审核:林健)
(编辑:金睿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