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深企充当“数字医生”,为网络安全“把脉开方”!

政府网站
关注“海云安意指海量数据云安全,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深圳海云安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纪舟航如是说。
让记者对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它能充当“数字医生”,为网络安全“把脉开方”,还有企业以百万年薪招揽刚从大学毕业的技术新锐的那份魄力和远见。在他们看来,守护数字世界不仅需要顶尖技术,更需要敢想敢闯的年轻大脑。

程序分析技术“揪病灶”
“海云安主要从事网络安全领域中与代码安全相关的业务,服务网络覆盖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我们的客户既有政府机构,也有顺丰、万科等世界500强企业。”纪舟航说,海云安以程序分析技术为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问题修复方案。
纪舟航介绍,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程序分析技术,展现出强大的实战能力。
例如,面对频发的恶意程序诱导扫码事件——此类程序往往暗藏监听功能,易被不法分子用于精准诈骗,海云安凭借程序分析技术,多次协助金融机构与公安部门化解安全危机。
以某金融客户为例,海云安基于程序分析技术开发的系统投入使用后,该客户应用程序漏洞数量下降 80%,增强了其APP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了可疑交易拦截风险,保障了转账等核心业务的流畅运行。
“程序分析技术就像给系统做了一个高精度的PET/CT扫描,精准揪出各类病灶。”纪舟航说。
2024年,海云安为应用程序开发者设计了一款安全智能助手——D10。“开发人员输入需求,D10能自动生成安全合规的代码,实现辅助写代码。D10还能够在初期自动识别并修复潜在的代码安全漏洞,实现网络安全防护的关口‘前移’,相当于为代码‘未病’开出‘预防处方’。”纪舟航说。
在技术马拉松中永不掉棒
海云安于2015年成立,创业路上从来不是一帆风顺,2020年夏天,北京某网络安全项目开标前24小时,客户突然调整了标书内容,而从做标书到封装送往北京,通常需要一天时间,可以说是“火烧眉毛”。

纪舟航与同事通宵改写标书,并派人携带乘坐次日清晨6点的早班机飞往北京,当众人在上午10点半截标前最后一刻冲进招标大厅时,标书封口处的汗水还没干透,最终成功中标。这是海云安的重要战略项目,为公司打开了拓展北方市场的大门,且与该客户一直合作至今。
“深圳的创业扶持政策给了我们很多助推力。”纪舟航特别提到福田区的办公用房补贴和租金减免,“此外,让公司扛过难关的,还有团队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技术马拉松中永不掉棒的信念。”

为年轻人的“想象力”买单
令人颇为意外的是,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圳市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海云安最青睐的人才却是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新人。

“AI技术研发需要打破常规的想象力,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在思维上可能存在定势。”纪舟航向记者解释说,“我们更倾向于招聘计算机基础扎实的应届毕业生或毕业一两年的学生。”
海云安从今年起全面转向AI方向,专门设立“AI应用开发工程师”等岗位,年薪从30万-100万元不等,就是要吸引脑洞大开的年轻人。

海云安与深圳大学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积极探索“课题攻关+实习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去年,我们将一项AI技术难题交到深大研究生团队手中,仅仅3个月,这支由五六名‘95后’‘00后’组成的团队便交出了令人惊喜的答卷——技术突破、专利落地,令公司产品升级。”纪舟航说。
纪舟航感慨道“这让我们不禁感叹:后生可畏,科技创新的未来正掌握在这些年轻人手中。”正是基于此,他建议深圳要更好地吸引应届本科生,并推出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政策等。在拥抱“高精尖”的同时,特别重视“新生代”。
采写: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图片:深圳特区报记者 孙迪
编辑:杨渝嘉
审读:张雪松 王雯 甘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