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深圳 资讯

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技术负责人刘枢:把“超级大脑”引入工业生产场景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走进深圳市思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思谋科技”),众多员工在办公格子间内忙碌穿梭。在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发团队中,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技术负责人刘枢“圈粉”众多员工,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Co哥”,作为公司技术研发的“领航者”,他总是能够精准诊断技术瓶颈,准确预判发展趋势,并带领团队攻克难关,不断推动大数据模型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从一名“码农”竞逐AI创业赛道不到5年,刘枢入选2020年、2021年胡润30岁以下创业领袖榜单。他和团队攻坚克难,开发推出全球首个工业多模态大模型IndustryGPT,能够涵盖200余个不同工业场景,在多个行业实现应用落地。

先破后立,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刘枢之所以被大家叫“Co哥”,源于他曾在MS COCO(常见物体图像识别)大赛中,一口气摘得5项冠军,7项前三名,该比赛作为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权威、最重要的标杆,也是唯一能汇集Google、微软、Facebook以及国内外众多顶尖院校和优秀创新企业共同参与的大赛。就这样,彼时还是一名在读博士生的刘枢不仅因此“一战成名”收获“Co哥”外号,更让他对人工智能有了新的思考。

刘枢回忆,他在其中一场比赛中取得单模型的最高识别率,由于计算复杂度的限制,单模型在工业应用中更具实用价值。“那时,我就发现其实我更想将自己长期研究的技术投入到工业应用中,去亲眼验证实际效果。”

博士毕业后,刘枢进入一家互联网大厂做算法研究员,但没过多久,当他的博士生导师询问他是否有工业领域的创业意向时,刘枢觉得,“自己想要的机会来了,我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9年,26岁的刘枢来到人生十字路口,是继续在互联网大厂中当一名算法研究员,还是迈入AI创业赛道挑战自我?刘枢果断走出舒适圈,踏上新的征途。

追求极致,让AI在产线“真实”落地

坐落在前海的思谋科技,有个专门的智能制造博物馆,里面展示着各种AI软硬件产品及智能化解决方案。在这里,思谋科技以工业智能体为核心,依托全栈自研的软硬优势,构建起“脑、眼、手”协同运作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细分场景灵魂打造解决方案,让先进的AI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加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持续赋能生产制造全流程,为每一件出厂产品保驾护航。

在消费电子领域,一个小小的耳机,多曲面、高反光,对光学设计、AI算法、精密生产制造等要求极为严苛,彼时,市场上综合实力达标的智能制造供应商一度处于空白。

思谋科技深度挖掘行业痛点,基于领先的核心技术功底,专门设计研发一款搭载工业大模型的SMore Vision3C Pro AI-AOI高端外观检测设备,通过AI算法结合5轴联动柔性设计,能对结构复杂的产品进行360度无死角外观瑕疵检测。“2秒内就能扫描产品和发布决策,一台设备相比传统人工效率大幅提升。”刘枢说。

刘枢形象地比喻称,如同移动应用致力于抢占用户的数字时间入口,工业设备的核心价值则在于重构生产力的效能。思谋科技AI设备精准率达到了99.99%,人力成本节省80%以上,任务处理效率平均提升90%,可以很大程度缓解质检环节客户对于人力的依赖。

极致技术下的极致产品,正在刘枢与小伙伴的努力下纷纷“破茧成蝶”。2023年底,思谋发布全球首个工业多模态大模型IndustryGPT,能够涵盖200余个不同工业场景,超300万张工业图像,训练数据相当于10万博士毕业生的知识总量。目前,IndustryGPT已迭代至2.0版本,并在多个行业实现应用落地。

以始为终,在深“狂飙”工业智能体

如果说刘枢选择在AI智造赛道大步向前,那么深圳始终提供着最佳赛道。2023年5月,深圳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加上我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的出台和正式实施,深圳以最充足的算力、最大的政策支持、最优的产业生态、最好的人才环境、最丰富的场景应用,正加快创建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选择深圳,就如同我选择AI制造一样,我先想好目的地在哪里,再倒推回来一步一脚印地抵达终点。”在AI工业硬科技创业路上,刘枢始终步履不停。他说,长远来看,希望通过先进工业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更好结合,让当下工厂里那些冷冰冰的机械设备真正变成“智慧工人”,彻底将人力从枯燥的、有危险性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在深专注AI落地场景,探索并打造先进的工业智能体,Co哥正一路“狂飙”,全力进击。

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