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湾区国际艺术表演大赛:筑梦湾区艺海 共谱文化新章

新浪深圳
关注
日前,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携手海内外艺术机构,倾力打造2025大湾区国际艺术表演大赛。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年度艺术盛事,本届赛事以“迈出梦想一步,唱响心中热爱”为主题,汇聚声乐、舞蹈领域的多元艺术表达,构建国际化专业赛事平台,同时践行“艺术扶贫、文化惠民”的慈善宗旨,致力于推动湾区文化软实力提升与跨区域艺术人才培养。

战略定位:以赛事为桥梁,构建湾区文化共同体
作为香港回归28周年的重要文化项目,2025大湾区国际艺术表演大赛承载着“文化润湾”的时代使命。主办单位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累计举办“且行且珍惜音乐会”“四大名着经典名曲音乐会”等10余场标志性活动,参与人群超千万人次,已成为湾区艺术交流的“超级连接器”。


本届赛事联合23家协办单位,包括亚洲文化艺术苑、华音娱乐集团、香港中文大学内地及大众化发展处等,并与美国纽约现代舞协会、意大利米兰歌剧院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形成“香港主场、湾区联动、国际参与”的办赛格局。正如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创始人赵子媛所言:“我们不仅仅是举办一场比赛,更是在构建一个没有边界的艺术梦工厂,让每个热爱艺术的灵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赛事升级:专业化赛制与国际化标准并驾齐驱
2025年赛事在赛制规划、评审阵容、奖励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打造“艺术殿堂”级赛事体验。

豪华评审坐镇,国际视野点评
决赛评委会汇聚多位海内外艺术界翘楚。其中,由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创始人赵子媛担任评委会主席,中国总政歌剧团歌唱家冯瑞丽、中国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周旋担任评委会副主席,并设立声乐、舞蹈两大专业评审组。
评委会将从艺术表现力、技术难度、舞台感染力等多维度综合评判,确保赛事国际化水平,并为优胜选手颁发“国际艺术导师签名证书”,获奖者可优先申请国际艺术院校试镜机会。

奖项全面升级,打通发展通道
本届赛事美声组、民族组与舞蹈组各设一名冠军(10000港元)、一名亚军(8000港元)、一名季军(6000港元),奖金数额为历届最高,比往年提升50%以上。
总决赛未晋级选手将获得“国际音乐表演优秀奖”证书、获奖者有机会参与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办的节目《获奖者音乐会》,加入原创音乐剧,并获得唱歌试音机会。

公益实践:以艺术之光,点亮弱势群体梦想
作为赛事核心价值之一,“艺术扶贫”计划持续升级。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设置专项“筑梦基金”,为经济困难选手提供全额报名费资助、免费培训课程及演出服装补贴。2024年受资助选手李慧珍的故事已成为赛事公益精神的缩影——这位来自深圳的高中生在获得资助后,不仅在决赛中夺得青少年组声乐银奖,更获得“香港名师有高徒”导师团的一对一指导,现已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她在感谢信中写道:“是赛事让我相信,艺术梦想从不该被现实束缚,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在镁光灯下发光。”
如今,2025年赛事进一步强化公益属性,将联合傲楹艺术教育慈善基金会,为符合条件的选手提供报名费减免、专业培训补贴等支持,确保每个有梦想的艺术爱好者都能获得公平竞争机会。此外,赛事将举办“艺术进社区”活动,走进湾区基层学校与社区,开展免费艺术讲座与展演,推动艺术普惠。
办赛成果:历届积淀奠定行业影响力
回顾往届赛事,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累计举办10余场大型活动,辐射人群约千万人次,网络曝光量达3亿+,获凤凰网等35家主流媒体深度报导。2024年儿童青少年组在线评选获百万曝光,冠军黄龙行等选手崭露头角,展现赛事挖掘新星的强大能力。
赛事不仅是竞技平台,更成为文化交流纽带。历年获奖选手获得与香港演艺界“名师”交流机会,部分优秀选手入选原创音乐会演出,或获得专业艺术院校推荐资源,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的目标。
主办单位初心:以艺术促湾区共融
香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推动湾区文化交融、培育艺术新生力量”为己任。本届赛事不仅为选手提供国际化竞技舞台,更通过专业评审、公益扶持、产业对接等举措,构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完整链条。正如中心创始人赵子媛所强调:我们致力于让每个热爱艺术的灵魂都能在湾区找到归属,让文化艺术成为连接粤港澳的精神纽带。

2025大湾区国际艺术表演大赛即将启幕,诚邀湾区及海内外艺术爱好者积极参与,共赴这场融合专业竞技、文化交流与公益情怀的艺术盛会。这里不仅是展现才华的舞台,更是筑梦之路的起点——让我们用歌声与舞姿,造就湾区文化艺术赛事的新巅峰!
审核:林兰苹
编辑:洪晓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