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城9场9成票房!这部深圳光明原创舞剧迎来2025巡演开门红!

新浪深圳
关注深圳光明本土原创精品舞剧《敦煌归来》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华侨城文体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联合出品,深圳市光明区签约文化名人胡沈员担任制作人和总编导,深圳市光明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
该舞剧成功入选中国文联2024年重点创作目录,2024年8月在深圳光明成功首演后,10月作为特邀委约作品亮相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广受好评。2025年1月,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与深圳华侨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举行全国巡演合作签署发布会,由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担纲本剧全国巡演的“独家运营”,作为全国巡演第一站在深圳保利剧院成功演出。
随着2025年全国巡演第四站的帷幕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缓缓落下,深圳光明本土原创舞剧《敦煌归来》,为期4个月——覆盖深圳、福州、珠海、南宁,4座城市的9场巡演,迎来2025年开门红。

这部以敦煌文化为灵魂,将千年壁画艺术与现代舞蹈语汇深度融合的作品,凭借超万人次观众、以9成票房表现,通过艺术创新成功激活敦煌文化基因,在全国掀起“敦煌热”,更成为光明区深耕文艺事业、打造“文化强区”的生动范本。


《敦煌归来》以深圳为起点,开启2025年度巡演征程。截至目前,舞剧已相继登陆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珠海大剧院、南宁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等城市文化地标,所到之处引起观演热潮,并引发社交媒体相关话题讨论,在社交媒体平台好评如潮。
作为“深圳·光明出品”的原创文艺精品,《敦煌归来》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作品以晚唐时期首批“敦煌信使团”为原型,演绎了一段关于家国和信念的传奇往事。

作品由胡沈员领衔的深圳当代舞团历时约两年打磨创作,2025年巡演前夕,作品进一步做了调整和升级,新增“献图”篇章,全剧由“铭记、集结、追捕、启程、虚惊、夜袭、英灵、绝境、信念、祈愿、献图、归来”共十二个段落组成,进一步突破传统舞种的界限,通过现代艺术手法重构传统元素,引领观众走入传统文化中的烟火人间。



作为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光明区以“科技+文化”“科学+艺术”,双轮驱动战略为引领将原创舞剧《敦煌归来》,纳入光明文艺创作重点工程。
自项目启动以来,光明区创新构建“政府搭台、专业创作、市场运作”三位一体机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引进胡沈员工作室,构建“头部艺术家引领+本土团队协同”的创作矩阵,并提供场地、人才培养、宣传推广等全方位保障;积极推动与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华侨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发挥文旅产业优势,打通全国剧院巡演渠道。通过“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三链融合模式,为文艺创作构建起新型生产关系,不断提升深圳·光明原创的可持续文艺精品生产力。


由胡沈员领衔的深圳当代舞团落户光明后投入该舞剧创作,经过高密度的创排,于2024年8月在深圳光明成功首演,作品成功入选中国文联2024年重点创作目录,同年10月作为唯一委约作品亮相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每场门票全部售罄,获得了人气与口碑的双丰收,数据显示自《敦煌归来》面向市场以来,平均票房维持在90%左右,这一项项成果体现了“全链条”孵化模式的显著成效,成为检验光明文化生产效能的标杆案例。

从壁画到舞台,这股“敦煌之风”,正从深圳吹向全国,这都得益于光明区以“政府主导、多元协同”的创新模式。无论从顶层设计的政策赋能到创作生态的精心培育,还是从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共融到传统文化IP的产业破局,全链条、系统性构建起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新范式,让《敦煌归来》的舞步从光明舞台走向全国剧场,以破圈之势印证新时代文艺精品的生长逻辑。



未来,光明区将以政策为笔、以文化为墨,在科学与艺术交织的土壤上,书写着新时代文化强区的实践答卷。
来源:深圳光明公众号
审核:郭泓斌
编辑:洪晓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