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深圳 资讯

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实施“社区合伙人”计划 织密群众家门口的“幸福网”

新浪深圳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你家孩子是不是参加了社区开设的公益‘醒狮班’呀?我今早出门买菜看见孩子们在排练,那红绸狮头舞得可精神啦!”“可不是嘛,孩子现在每天放学就惦记着去练功,说是要当‘狮头’呢!要说咱们社区现在便民活动越来越多了,上周还有义剪……”。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强调,要“发展群众家门口的社区服务”。在光明区委组织部、区委社工部的大力指导下,玉塘街道以党群共建为纽带,通过推动重心下移、资源整合、力量下沉、服务到家,编织一张从“油盐酱醋茶”到“急难愁盼事”的全覆盖社区服务网,让“家门口”的幸福可及可感。

力量聚在“家门口”

社区“合伙人”成为基层治理“最强微脑”

在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操场的人工智能科技小铺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机器狗灵活奔跑、水路两栖机器人炫酷变形,这些“黑科技”让师生们大开眼界。光明实验室研究员、玉塘街道社区党委科技委员刘洲博士化身“科技导游”,生动讲解每件展品的原理以及操作技巧。

据悉,玉塘街道探索实施社区“合伙人”计划,通过深入挖掘和整合资源力量,已集聚社区党委科技委员、共建主理人、社区能人141名。常态化组织社区党委科技委员、共建主理人、社区能人进社区、园区、校园活动,充分链接科研资源、服务资源和社区需求,做好场景赋能,把社区变成播种科学的“肥沃土壤”。

“作为玉塘街道‘玉见同行’党建共建主理人,通过开设无人机飞行公益课程,让居民群众受益,实现‘双向奔赴’”绿睿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谢强强介绍道。这几年来,绿睿为社区居民开设低空经济授课、模拟飞行、智慧巡检体验课等特色活动,将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智慧引擎”。

玉律社区依托党建共建,把“爱心农场”从“技术维度”向“民生维度”延伸,累计开展农技培训、瓜蔬送长者、义卖助学等各类公益活动2800余次,参与义工达5.9万人次,服务时数约14万小时。

社区居民的需求在哪里,党群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据悉,玉塘街道专门组建了汇聚党建、法律、心理、科技、教育等涵盖8大领域的社区能人库,成立8支共计90人的专业队伍,每月定期进社区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AI培训、舞蹈艺术等惠民活动。

从科技赋能到文化浸润,从企业参与到能人引领,每一股力量都在社区沃土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焕发蓬勃生机。

服务送到“家门口”

“美好家庭”绘就“玉”见幸福底色

“做作业要不要陪?”“孩子总趴着看书怎么劝?”,玉塘街道美好家庭建设工作室里,一场家庭教育“脱口秀”气氛正酣。深圳湾实验室执行主任袁汇化身“分享达人”,妙语连珠,将“学霸”妈妈的育儿心经和科学隔代教育“妙招”倾囊相授。58名家长听得全神贯注,“全是接地气的实用干货,收获满满!”

玉塘街道积极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家文化建设,创新打造党建引领美好家庭建设工作室,打造了婚调工作室、小分格婚调议事厅、“达”愿幸福小站等一批汇聚群众心声的阵地和平台。探索实施“N位一体”婚姻调解机制,组建起由社区党委、V爱之家、派出所、法院、检察院、学校、网格等组成的“N位一体”调解队伍,及时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美好家庭工作室与服务网络高效运转,将收集到的860余条妇儿心声“金点子”,精准转化为服务清单。从解决亲子沟通难题的专家“良方”,到长者活动室里的活力“拍打操”;从巧解家庭纠纷的“和事佬”,到抚慰心灵的“树洞”支持……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春雨般浸润社区居民群众。

资源汇聚的暖流,持续涌向“家门口”。健康义诊、爱心义剪摊位前排起长龙,居民揣着积分卡在“科技大集市”流连“赶集兑礼”…… 田寮社区党委以庆祝建党104周年为契机,联动玉塘文体中心、深圳能源光明电力、中山七院等13家共建单位,举办“情暖邻里,党暖万家”便民服务暨党群科技大集市。活动现场整合多领域资源,设置16个功能摊位,吸引超1800名居民热情参与。

据悉,玉塘街道将开展新型金融反诈进小区、大中小学共上一堂思政课等120余场科技惠民活动,把社区变成群众满满获得感的“幸福家园”。

矛盾解在“家门口”

“邻里茶室”茶香议事纾民忧

玉塘社区“邻里茶室”内茶烟袅袅,一场关于公交站名的讨论正如火如荼。居民王先生指着桌上的地图,声音洪亮,“‘长圳学校临时停靠站’这名字听着就像要拆!我们光侨雅苑小区这么多居民天天用,建议直接改成‘光侨雅苑站’,又响亮又实在!”经过多轮“茶香议事”,崭新的“光侨雅苑站”站牌竖立起来,成为居民自治力量撬动公共服务优化的一个生动注脚。 

茶室旁的“邻里话匣”里也藏着居民们的“悄悄话”。为更好收集民意、化解矛盾,玉塘街道在居民集中区域的楼栋、物业办公区域设置“邻里话匣”。这些“话匣”包括微心愿墙和纸质信件投递服务,居民可以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心声和诉求,社区工作人员则会定期收集、及时回复。通过“邻里话匣”,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得到及时化解。

据了解,玉塘街道聚焦电动车停放、流动摊贩、交通劝导、环境卫生、垃圾分类、文明养犬、心理辅导、科普教育、一老一小、幸福家庭等“十件关键小事”,让居民关心关注的大小事在茶室里“议、定、解”。长圳社区针对双职工家庭暑期“带娃难”问题,精心打造的科学一“夏”暑期综合辅导班活动便是生动实践。活动聚焦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兴趣拓展及实践能力提升,涵盖科学实验、手工制作、文化科普等内容,广受居民好评,并将在今年继续开展。红星社区围绕一老一小服务,实施“银龄守护”和“护苗成长”计划,开展长者趣味运动会、“绘”阅读“悦”成长”老少共读等活动,努力营造“朝夕美好”新场景。截至目前,玉塘街道已累计召开“茶话会”90余场次,收集意见277个,解决群众大大小小问题1274个。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玉塘街道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搭台、小区议事、家庭赋能,通过把力量聚到“家门口”、服务送到“家门口”、矛盾解在“家门口” ,让社区自治共治之光,点亮居民群众“玉”见幸福梦,更高水平服务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史萌 张宁容 张怡)

(审核 郭泓斌)

(责任编辑 陈雅思)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