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观潮2025:世界在此”圆满举办,十日滨海艺文盛事,解锁潮汕文化多维体验

新浪深圳
关注
盛夏观潮2025主视觉海报
2025年8月17日,为期十日的“盛夏观潮2025:世界在此”滨海艺文盛事在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龙虎滩·中海黄金海岸文旅小镇圆满落幕。这场由广东省电影家协会、汕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由观潮 KwanTeo策划与主办,爱奇艺-厦门大学电影修复联合实验室合作,汕头市摄影家协会、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支持,中海地产汕头公司出品的文化盛宴,以海洋为纽带、以潮汕文化为内核,累计吸引10万人次参与,呈现3场艺术展览、5场民艺工坊、12场潮间音乐会及潮间剧场、10场沙滩映画、4场潮间故事会、4场潮汕文化漫步与4场观潮大排档。迈入第十年,盛夏观潮让潮汕文化在海浪声中焕发新生:以跨文化的姿态,延续潮汕先民 “以海为径” 的开放基因,在绵延 2.3 公里的海岸线上,搭建起一座连接传统与当代、潮汕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十日四大板块:从“观赏”到“生活”,解锁潮汕文化多维体验
回顾8月8日至17日的活动全程,“盛夏观潮 2025” 以丰富的艺文内容,创新地实现文化活化,“况、弄、叹、赶” 四大主题板块层层递进,构建起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网络。
“况潮” 板块作为“视觉”核心,以沙滩映画与艺术展览串联起潮汕的过去与现在,展映10部深植潮汕肌理的影片。除《坪石先生》新作首秀外,《志在宝岛创新业》《大浪淘沙》《碰海人》《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经典作品,在海浪声中搭建起跨时空的影像对话,让观众重温潮汕与海洋共生的历史记忆。
同步开展的三场艺术展览同样备受关注:由影像策展人肖瑞昀策划的“十年水流东,十年水流西:陈培秋和邓忠庭的摄影探索”汇聚了两人二十余年潮汕乡野的摄影实践;陈虎川策划的“去年做的茶 ——‘首届观潮影像驻地计划’回顾展”联合潮汕茶饮品牌 “成川茶店”,邀请林晓胜、龙淼渊、马海蛟三位驻地艺术家,带来返场创作;江山策划的“假如弗里达是潮汕人——软雕塑与硬身体的官塘实践”则是艺术家黄嘉榆的个人展览,以钩针这一潮汕传统技艺,展现与本地女性群体的“内敛”大相迥异的精神图景。展览期间,艺术家们开设的胶片冲显、蓝晒集体创作等工作坊让众多观众得以参与其中。

“十年水流东,十年水流西:陈培秋和邓忠庭的摄影探索”展览开幕现场

“去年做的茶 ——‘首届观潮影像驻地计划’回顾展”展览现场

“假如弗里达是潮汕人——软雕塑与硬身体的官塘实践”展览现场
“弄潮” 板块聚焦在地文化探索,让参与者走进潮汕生活。由社区营造机构 “握手 302” 协办的 “走读师工作坊”,组建了一支由人类学家、艺术家、档案工作者构成的知识伙伴团,7 位在地向导带领公众探访澄海中学周边、潮阳双忠文化、礐石建筑古迹、小公园的花砖与嵌瓷等城市角落,发掘日常里的潮汕诗意。有本地参与者表示,同样生活在一片区域,但未想过还有这样的漫步活动能够让人重新感受到“附近”的存在。更有非遗铁枝木偶戏传承人许端杰、非遗油纸灯笼传承人陈炜跃、潮汕抽纱学者杨少生联袂开设的民艺体验工坊,让参与者亲手操纵木偶、编织灯笼、织物手钩,使潮汕手工艺的温度触手可及。

潮汕文化漫步《千年古县 双忠文化》活动现场

潮汕文化漫步《礐石走读×近代女校教育与“钩花”手工技艺》活动现场

铁枝木偶戏工作坊活动现场
“叹潮” 板块则让音乐与戏剧融入滨海自然,打造 “潮间带的艺术现场”。六甲番乐队、野草寮乐队演绎的潮汕本土摇滚,非遗潮州歌册传承人杨佩华的传统吟唱,世界文化遗产南音乐队点水南乐与重型音乐极昼乐队的跨时空碰撞,让传统与当代音乐在此交融;mafmadmaf、于典、张梦等音乐人带来的电影配乐现场,更让影像与声浪共振。潮间剧场中,生白剧场联合六甲番乐队呈现的摇滚音乐实验剧场《出海》、老玉春香木偶剧团的经典木偶戏,以沙滩为幕、浪花为景,创造出 “无边界” 的观演体验。除了音乐、戏剧的自然呈现,深耕全球潮汕文化现场的播客栏目 “世界观潮”,邀请多位根植潮汕文化土壤的特别嘉宾参与现场录制,共有《王璜生:离岸登高》《姚斯青、栾雪雁、余果:行踏潮汕》《胡茂帆、何世敏:组乐队的年轻人》《沈晓明:港汕水道的沧海浮生录》四期,嘉宾阵容涵盖文化学者、艺术家、音乐人等。

潮间剧场:六甲番乐队联同生白剧场呈现的摇滚音乐实验剧场《出海》

潮间音乐会:杨佩华潮州歌册童谣专场演出现场

潮间故事会:《王璜生:离岸登高》分享现场
“赶潮”板块则将艺术与生活无缝衔接,让参与者感受潮汕日常。特邀艺术家殷晖创作的潮绣与潮钩艺术渔网装置《涌动不息》色彩浓烈,其随风起舞的轻盈姿态有如鼓动远航的战舞,也如招手归来的期盼,成为现场标志性的打卡点。观潮大排档则集结了优质的潮汕餐饮品牌,每日在沙滩旁呈现蚝烙、薄壳、鹅肉、番薯粥等地道风味,不少游客及市民在此品尝美食、聆听潮声,用味蕾感受潮汕温情。

公共艺术装置《涌动不息》 ©殷晖@0.2㎡、吉晶@复魅景观
闭幕日双场联动:《坪石先生》收官,历史与光影共振
作为活动收官的重磅环节,历史传记电影《坪石先生》以 “影院深度交流+沙滩露天互动” 的双场模式呈现。据了解,这部聚焦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迁校办学史的影片,主角黄际遇先生祖籍正是汕头澄海,其 “文理贯通、以笔为矛” 的学者形象,与潮汕文化中的坚韧风骨高度契合——这也是影片选择在 “盛夏观潮” 闭幕的重要原因。该片此前在2024年 “盛夏观潮” 期间举办制作讨论会,今年终以完整面貌亮相,因此特邀导演甘小二及主创团队重返现场,完成与观众的跨时空对话。
8月17日下午,《坪石先生》路演及创作分享结束后,傍晚时分中海黄金海岸文旅小镇主舞台再度聚焦《坪石先生》。沙滩映画环节的“预告片发布暨主创见面会”如期开启,导演甘小二、制片人李竞、主演叶语霏出席,为观众介绍影片内容及主角人物历史,强调影片讲述的是潮汕先贤的故事这一核心。
提及 “观潮” 已走过十年,从最初的零散实践扩展为文化艺术节,甘小二称其是“潮汕活力的体现”。主创见面会后,两场潮间音乐会接力上演:三组音乐人为潮籍电影先贤郑正秋代表作《劳工之爱情》进行现场配乐,张梦、张雨彤的笙与筝与浪涛声交融,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成为闭幕日最受瞩目的艺文高光;于典、小鱼的琵琶与器乐合奏,搭配mafmadmaf的电子音效,打造出 “传统与当代碰撞” 的声浪;最后胡茂帆领衔的即兴演奏,以海风为节拍,为十日活动画上浪漫句点。

《坪石先生》路演及创作分享活动现场
潮涌不息:从 “展示” 到 “联结”,观潮续写文化对话新篇
“潮汕人天生与世界相连,海的对岸总有亲友;而世界的概念,更需靠我们用脚步丈量、用实践构建。” 总策展人陈柏麒如是解读 “世界在此”的主题。他提到,“观潮”十年,从零散探索到系统呈现,此届活动以电影、艺术、建筑为媒,让潮汕文化从 “地域符号” 成为 “全球对话的语言”。
盛夏观潮2025主舞台装置以寮屋聚落为蓝本打造的临时滨海文化港口,既是对潮汕疍民海上生活的致敬,更是文化连接器。担纲此次建筑设计的复魅景观认为,活动空间的构造旨在探索潮汕地方心灵史,回到土地本身,理解真实的人和土地、海洋的关系,从斑斓繁复、鲜活生猛的文化土壤里,提取疍家水上寮屋聚落元素为灵感,并邀请本地传统戏棚搭建的村民团队,一起为场地创造适应当代滨海生活多元需求的复合型场域。
据悉,活动虽已闭幕,但“十年水流东,十年水流西”摄影展、“去年做的茶——‘首届观潮影像驻地计划’回顾”两档展览将持续开放至10月,更多活动回顾与后续动态可关注“观潮KwanTeo”。这场南海之滨的文化盛宴,虽暂别潮声,却已为潮汕文化与世界的对话,埋下新的伏笔——潮涌不息,对话不止。

盛夏观潮2025主舞台装置©️复魅景观

盛夏观潮2025主舞台装置©️复魅景观
审核:李昌怀
编辑:洪晓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