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深圳 资讯

奏响和平之音!“深二代”青年作曲家刘泽锴改编经典反法西斯乐曲《啊,朋友再见》

新浪深圳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日前,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影像和艺术展”现场,由深圳对外友好协会特邀理事青年作曲家刘泽锴改编的经典反法西斯乐曲《啊,朋友再见》以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双簧管五重奏形式震撼上演,演奏组合"凤还巢"用音乐跨越国界,传递和平信念。

《啊,朋友再见》作为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歌曲,其故事可追溯至19世纪意大利北部平原的底层劳工抗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首歌被意大利反法西斯抵抗组织"游击队员"重新填词并广泛传唱,成为欧洲反法西斯运动的音乐象征。其铿锵的旋律和抗争精神穿越时空,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产生广泛共鸣,与中国抗战时期《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作品共同铸就了时代的音乐丰碑。这首歌跨越地域和文化的限制,成为全球公认的自由与抵抗的精神符号。

刘泽锴的改编展现了对原曲历史精神的深刻理解。通过从舒缓三拍到急促二拍急板的渐进式结构设计,音乐呈现出从压抑到抗争、从黑暗到光明的叙事张力。钢琴部分营造出沉重的历史氛围,弦乐组逐步加入象征觉醒的力量,而双簧管清澈的音色则仿佛穿透黑暗的曙光。这种编排不仅象征和平事业从艰难萌芽到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也隐喻了各国人民从抗争到胜利的艰难历程。

演出现场,观众们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展现出强烈的共鸣。许多资深音乐爱好者表示,这个改编版本既保留了原曲的精神内核,又通过中国音乐家的艺术诠释增添了东方审美视角。一位二战历史研究者动情地表示:"音乐超越了语言障碍,让我们重温那段各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峥嵘岁月。"此次演出作为"和平的回响"人文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国际视野,更以音乐为桥,促进了中美两国在历史记忆与和平理念上的深度对话。现场观众反响热烈,许多人士表示,这首跨越时空的作品让人深刻体会到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结下的深厚情谊。

美各界人士200多人出席当晚活动,透过中美艺术家的画作和全息呈现的历史图片,回望历史,共话和平。

据了解,“00后”刘泽锴出生于深圳,是中国钢琴演奏家、作曲家,9岁时在深圳大学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截至目前,其演奏足迹覆盖欧、亚、美三大洲,作品《盼》获第三届美国旧金山国际新概念电影节音乐金奖。

审核:刘丽嘉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