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深圳 资讯

探秘长寿巴马的康养旅游新生态

新浪深圳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青山绿水间,隐藏着人类长寿的密码。这里,百岁老人比例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巴马瑶族自治县,更是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这几年来,广西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长寿文化,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而粤桂协作的深入推进,更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长寿密码:自然禀赋与康养实践

巴马的长寿现象并非偶然,科学研究表明,这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巴马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56%,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米最高达2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除了森林和丰富的河水资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洞穴、河流、山体和天坑,主要集中分布在甲篆镇、巴马镇、那桃乡、那社乡、西山乡等乡镇。辖区内的盘阳河、赐福湖、百魔洞、百鸟岩、水晶宫、命河等旅游资源巧夺天工、美轮美奂。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是观光资源,更成为康养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巴马瑶族自治县已将这些景点与康养设施有机结合,形成了“观养结合”的特色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已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AAA级旅游景区2家、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2家、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1个、星级旅游饭店3家。这些优质的生态资源,构成了巴马发展康养产业的坚实基础。

巴马地区的水源更是珍贵。经检测,当地泉水富含钙、镁、锌、硒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pH值呈弱碱性,是小分子团的天然活性水。这片土地的馈赠还体现在农产品上,火麻、珍珠黄玉米、香猪、油鱼等特产,构成了当地居民的长寿膳食体系。

产业融合:构筑康养旅游新生态

在巴马,世纪养生园成为诠释这一长寿现象的典范。园区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打造集养生、养老、康复、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养基地。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瑶族药浴、品尝长寿膳食、了解养生功法,在专业指导下开启健康生活新模式。

“我们不是简单建设一个养老社区,而是打造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巴马世纪养生园运营总裁李宗臣介绍,世纪养生园是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批签约的重点康养项目,构建以“非药物康养+”为核心的健康中国“巴马模式”,目前已吸引了全球9国及国内20多个省市地区中长期客户,该项目已成为巴马乃至广西康养产业的标志性名片。园区还与广东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建立了远程医疗系统,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

赐福湖畔的巴马赐福湖君澜度假酒店巧妙地将壮瑶民族元素融入设计,每间客房都拥有开阔视野,让住客与自然零距离接触。酒店的康养中心提供专业的健康评估和调理方案,让游客在度假中实现身心修复。酒店总经理符传颖介绍,该酒店的运营团队来自广东,将广东的精细化服务标准与广西的民族特色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用户体验。

今年6月26日,集医疗、康复、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巴马瑶族自治县中医院新院区正式启用,标志着巴马医疗卫生事业迈向了新的高度。同时,还在各乡镇卫生院创建中医馆,开设中医针灸、理疗、壮瑶医药等丰富多样的治疗项目,逐步形成了融养生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巴马长寿岛景区、巴马赐福湖君澜酒店获评“广西第三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巴马还依托“巴马云医院”平台,推动巴马赐福湖君澜酒店与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在酒店内设立健康管理中心,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为客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这几年来,巴马又先后获得了“国际健康养生圣地”“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诸多殊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2023年绿色旅游目的地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名单”。据统计,2024年巴马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康养旅游占比达40%以上。旅游业的兴旺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未来展望: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目的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健康意识提升,康养旅游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巴马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长寿品牌,在这一领域具有先天优势。而粤桂协作的深入推进,将为这一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提供强大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巴马地区正在谋划更宏伟的蓝图。

据了解,巴马将进一步完善康养产业体系,推动医疗健康、养生养老、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未来,两省区计划在康养旅游标准制定、品牌共建、市场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面向全国乃至国际的康养旅游目的地。广东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与广西的资源、环境、文化优势将进一步融合,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审核:惠歆鸿)

(责任编辑:陈雅思)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