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深圳 资讯

影像设备重塑“手机拍摄工作流”:第十四届国际手机电影节线上圆桌论坛提前开场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0月18日,由乐其创新SmallRig和澳大利亚移动创新互联协会(MINA)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国际手机电影节线上圆桌论坛在浙江举行。来自全球的电影制作人、电影节策展人、学者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智能手机影像创作的最新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

移动影像创作从“即兴记录”到“专业化”转型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智能手机影像技术的迭代,正在系统性地重构影像内容的创作范式与消费模式。移动设备成像素质的持续突破,催生出一个兼具低门槛与高表达性的创作生态:从日常即兴记录到专业视频创作,移动影像已成为当今时代影像叙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载体之一。

乐其创新SmallRig产品总监齐楠在论坛上表示:“当前不仅iPhone,包括vivo、OPPO、华为、小米在内的手机品牌,均将影像能力作为旗舰产品的核心亮点,反映出手机影像创作需求的显著增长。”

论坛讨论显示,智能手机影像创作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专业化”洗礼。这一趋势首先体现在技术流程的规范化,多位与会创作者分享了他们运用智能手机的新鲜体验。

影像设备与应用重塑“手机拍摄工作流”

智能手机影像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创作生态体系的成熟。一方面,以SmallRig斯莫格为代表的品牌通过专业配件,不仅解决了外接设备安装问题,更重塑了智能手机的拍摄工作流;另一方面,专业拍摄应用的涌现持续提升手机影像的创作上限。

另一场革命来自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与会学者Leon表示,“生成式AI的价值在于大幅降低制作成本与工作量,并显著拓展创意边界。”

论坛中,多位创作者指出,智能手机影像的崛起不仅是工具迭代,更标志着具有独特美学的新媒介诞生。电影制作人David指出“智能手机自带的“亲密性”与“便携性”,鼓励着更即兴、直觉的创作”。印度导演Mon Babys通过创作案例《Lal》进一步说明。

行业认可与内容坚守:从“边缘实验”到“主流视野”

智能手机影像创作的价值正获得专业平台的制度性认可。MINA国际手机电影节专注于其叙事创新与美学探索,悉尼Smartphone Flicks Fest电影节则倡导“AI辅助、人类叙事”理念。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智能手机电影已从边缘实验走向主流视野。

值得关注的是,与会创作者均强调“内容为核心”的原则。Leon指出:“技术只是‘如何讲故事’的工具,而‘讲什么故事’才是创作的核心。在任何技术变革下,对叙事原创性的坚持都不应动摇。”他们认为,智能手机影像的专业化进程,本质是“用新工具更好地讲述人类故事”,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的平衡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手机影像的普及,正让更多好的故事得以用轻量化的方式被创作和传播。”乐其创新SmallRig创始人兼CEO周阳表示,随着技术迭代与生态成熟,智能手机正从“便捷记录工具”向“专业创作媒介”加速转变,其在影像艺术领域的潜力仍待进一步探索。

本次线上圆桌论坛是第十四届国际手机电影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在电影节正式开幕前率先亮相。10月24日至29日,由SmallRig斯莫格与澳大利亚移动创新互联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国际手机电影节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旨在推动智能手机影像技术与创意表达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创作者搭建交流平台。

审核:李昌怀

编辑:洪晓纯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