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深圳 资讯

工行深圳市分行又摘全国首单,“双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在深交所挂牌

新浪深圳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关于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相关文件精神、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0部门《关于加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意见》,进一步强化深港金融与产业联动,探索打造知识产权金融新模式,10月24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的指导下,由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发起的“中信证券-深担集团-3号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深交所正式挂牌。本期产品发行规模4200万元,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知识产权跨境质押+深港资金跨境认购”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双跨境”创新,标志着深圳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与深港协同合作领域取得新突破。

全国首创“双跨境”模式,深港联动开启新篇章

本项目精准聚焦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6家入池企业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建造、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企业均以其核心专利、实用新型技术等知识产权提供质押。

“这次通过知识产权跨境质押获得的快速融资支持,对于公司的‘出海’战略布局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胡剑平表示。

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入池企业之一,工行深圳市分行特别邀请将其子公司即海梁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知识产权署获得授权的专利在香港完成境外质押登记,而后作为境内融资的有效增信依据向深圳担保集团申请融资,所获得的融资资金支持将用于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福田口岸“深空之城”低空交通项目投入。海梁科技也成为了知识产权跨境质押创新模式的首家受惠企业。未来,更多企业有望凭借其自持或关联方持有的境外(如香港)知识产权,于境外完成质押登记后作为境内融资的有效增信手段,从而成功实现境外知识产权在境内的价值认可与金融应用。

本项目还同时实现了深港资金跨境认购创新,首次引入境外合格投资者直接参与境内发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复星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作为工行深圳市分行特邀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参与认购河套园区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的融资来源,也为深港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扩展新渠道、注入了新活力。

工行深圳市分行:勇当知识产权金融生态“领跑者”

工行深圳市分行作为此次创新项目的创意提供方、发起方、托管行以及投资推荐方之一,邀请工银理财、行内客户海梁科技以及合作伙伴复星国际参与创新并在政府和生态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推动项目落地。此次创新精准聚焦河套合作区科创企业国际化布局知识产权的特点,探索出知识产权金融国际化新模式,境内外股东背景科创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助力其盘活境内外“专利”资产,从而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充分激活创新动能。

围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建设,工行市分行正在深入搭建丰富的知识产权融资产品体系及服务场景。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银行传统业务,目前已累计发放约百亿元,服务企业超500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跨境融资及证券化融资新模式,并在福田区政府、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指导下联动相关单位及企业打造了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三个首笔”:全国首笔深港跨境“N+1”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广东首笔跨境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及本笔全国首单“双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其中全国首笔深港跨境“N+1”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先后被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级联席会办公室纳入《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四批25个“最佳实践案例”》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第二批知识产权质押金融典型案例。

这几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结合深圳经济发展区域特色,充分发挥工商银行集团整体优势,通过投贷联动、创新定制化金融产品、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将做实做优“科技金融”作为重中之重,同时积极探索“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生态建设,围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知识产权产业化贷款等服务,未来将深入打造知识产权金融生态,通过高标准谋划、高品质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以金融创新举措扛起金融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政治责任,不断强化使命担当,助力深圳先行示范打造知识产权金融综合生态试点“标杆城市”。

(通讯员:徐甲、李妍、刘昕明)

(审核:林兰苹)

(责任编辑:陈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