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深圳 资讯

迎战H3N2!深圳启动流感科普,手把手教你筑牢家庭防线

新浪深圳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随着冬春流感季的到来,我国南方多个省市陆续进入流感高发期。为增强公众对流感防控的意识,将每年的11月1日定为“世界流感日”。为响应国家流感防控的号召,10月27—28日,深圳市宝安区万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举办了为期2天的流感科普活动。

在流感疫苗上市即接种的关键节点,本次活动以现场科普讲解、互动咨询为主要形式,向居民系统普及流感防控知识。活动同步引导家庭成员共同接种流感疫苗,着力构建家庭“流感保护圈”,重点守护幼儿群体远离流感威胁,为本地流感防控工作注入有力支撑。

南方省份流感活跃度上升,积极防护刻不容缓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全球约有10亿人罹患流感,其中300万~500万例为重症病例,并有多达65万人死于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

在我国,南北方地区一般均会在冬春季出现季节性流感高发流行,南方地区往往还会在夏季出现高发流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43周,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阳性率超1成。从毒株类型来看,今年报告的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不同于去年的甲型H1N1,因此今年大众对H3N2毒株的免疫力就会更低,需要重视。

流感疾病负担牵动全家,全年龄层防护刻不容缓

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罹患流感风险更高,且感染后可能存在长期风险。数据显示,5岁以下儿童是危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尤其是2岁以下,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儿童流感严重并发症包括重症肺炎(流感最常见的重要并发症)、暴发性心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肝损伤、肾损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等。

儿童感染流感不仅威胁其自身健康,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与经济压力。儿童流感罹患人数众多,住院负担较其他人群更为严重。从全球数据来看,0~4岁儿童的流感相关住院率最高,其中中国大陆儿童的流感住院率是全球水平的1.6倍,位列首位。

此外,老年人群体,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者,是流感防护的重点对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基础疾病更会进一步削弱身体抵抗力,感染流感后不仅症状更重,还易引发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重症与死亡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

中青年群体虽常认为自身身体健康,感染流感后倾向于“硬扛”,但防护同样关键。作为家庭的核心劳动力,他们感染后出现的发热、乏力等症状会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中青年日常社交接触频繁,极易成为病毒传播载体,将流感传染给家中免疫力较低的老人与儿童,间接加剧全家健康风险。

家庭流感传播风险高,全家共筑健康防线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免疫力低、抵抗力弱,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目前,我国可供接种的流感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注射式的三价/四价流感病毒灭活(裂解)疫苗和三价/四价流感病毒灭活(亚单位)疫苗,以及鼻喷式的三价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

然而,流感的预防不仅限于个体的疫苗接种,更需要关注家庭内传播这一途径。家庭是流感传播的重要场所,家庭成员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与患者密切接触为病原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相关文献显示,有30%流感传播都是在家庭内发生的。因此,减少家庭内的流感传播,是保护自身和流感重症高危人群(尤其是孩子)健康的关键举措。具体而言,家有6月龄以下婴儿者,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应接种疫苗以间接保护婴儿;6月龄以上儿童及成人则应“应接尽接”,实现全家共同防护。

面对流感季,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家有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更应积极咨询医疗机构,了解防治知识,坚持日常防护,并确保有症状时及时就医。唯有全家携手,方能平稳度过流感季。

(审核:陈怡燃)

(编辑:金睿杰)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