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镜头到心灵的对话!《白马姐妹》深圳分享会开启纪录电影创作深度研讨
新浪深圳
关注为持续推进“凡星计划”系列活动、搭建影视行业交流平台,11月1日,结合第3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电影周的影视文化交流契机,由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认识白马姐妹,体验生活美学”纪录电影《白马姐妹》专场观影分享会,在深圳书城・南山城华夏星光影城举办。
▲李亚威
活动伊始,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会长、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李亚威上台致辞。她表示,深圳青年影像大赛今年将举办第18届,张同道导演始终是这一平台的坚定支持者,累计参与并助力16届影像大赛,十分感谢这份长期陪伴。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持续关注纪录电影的发展,举办了纪录电影《朱鹮》等影片的观影赏析活动,未来也将继续聚焦精品纪录电影创作。张同道导演深耕多年的纪录电影《白马姐妹》,不仅承载着白马藏族的民族文化记忆,更以细腻的镜头语言传递出人类面对困境时坚韧的生命力量。此次活动既是对这部经典纪录电影艺术价值的致敬,也希望借助影片为大家搭建感受生活美学、交流影视创作的平台。
由张同道导演执导的记录电影《白马姐妹》,耗时8年拍摄,跨越24年故事时空,以四川白马寨四姐妹的家庭生活为核心,讲述了当地遭遇洪灾后,村民们携手重建家园的坚韧历程。同时,影片还将跳曹盖、白马民歌等白马藏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叙事,细腻的镜头语言、真挚的情感表达,让民族文化与现实生活实现深度融合,该片也因此被誉为“承载民族命运的影像史诗”。观影过程中,不少观众被影片中的故事打动,沉浸式感受着纪录电影的独特魅力与白马藏族的浓郁文化风情。
▲分享会现场
观影结束后,由李亚威主持分享会,《白马姐妹》导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中国著名自然纪录片导演孙宁,深圳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王婷,深圳广电集团著名主持人、主任播音员许雨燕共同围绕影片展开深度对谈。
▲王婷
王婷率先发言,她赞赏了纪录片的在场与陪伴价值:“纪录片人用影像把远方的感动带回来,若没有张同道导演团队深入深山,我们或许永远不会知道白马寨与白马姐妹的故事。”
▲孙宁
孙宁提到孩子们托举玩耍和村民重建家园时托举同伴的镜头让他印象深刻,直言纪录片无需过多讲述,这些镜头足以让人记住那个地方。孙宁还盛赞张同道导演的努力:“20多年前纪录片多是拍完在电视台播出,而张导坚持让纪录片走进社会,这份勇气令人敬佩;同时,我从白马姐妹看到了芸芸众生,山川草木都值得被记录下来,留在影像里。”
▲许雨燕
许雨燕则从观众与媒体人的双重视角分享感受,她认为纪录片兼具真实、审美与向善的力量,《白马姐妹》用 90分钟展现20多年的时空流转,让观众看到时间的通透与生命的本真。她提问张同道导演:“两次拍摄(上世纪九十年代与2019年后)同一地方,心境有何不同?”
▲张同道
张同道逐一回应,谈及拍摄初心,他提出纪录片让人类走出生活特写的观点:“我们每天忙于工作家庭,像活在特写里,以为世界都如深圳般发达;但纪录片能打开视野,让不同地域的人通过影像相知相亲。”他还分享两次拍摄的差异:“第一次拍摄时30多岁,画面虽美但与白马人有距离,采访时三姐妹回答往往只有一个字;第二次拍摄时住到姐妹家中,每天喝酒唱歌,甚至被她们抬起来,拍摄成了共同生活,电影反而成了副产品。”他称20年前从没想过再拍,重启只因那场灾难,纪录片人常被宿命般的责任牵引。
▲庞景波
随后,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庞景波代表主席团发言,他盛赞影片用白马藏族歌谣串联全篇,“从‘太阳要吃什么’的生动歌词,到对自然的敬畏,一下子把人带入文化秘境”,并提到影片让深圳人在繁忙节奏中沉静下来,追问生命的本真,是一部兼具艺术价值与人文温度的作品。
活动尾声,由白马寨野生蜂蜜与粮食手工酿制的白马酒敬献给在场嘉宾和观众。这一环节既呼应了影片中的白马藏族文化内涵,也以醇厚的酒香与真挚的情谊,为此次分享会画上圆满句号。
出席本场活动的还有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张建军、郑罗茜,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武小云以及90余名影视人士。参与者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欣赏到优秀的纪录电影,更从嘉宾分享与观众互动中,加深了对纪录片创作、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解。这场观影分享会,既为影视从业者搭建了交流平台,也让更多人感受到纪录电影的魅力,为深圳影视文化交流注入了新活力。
审核:林兰苹
编辑:吕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