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深圳 资讯

领跑!深圳制造向“更高处”挺进

新浪深圳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位于深圳光明区的TCL华星高世代液晶显示工厂全天候生产,高端大屏源源不断销往国内外客户;总部在南山智园的优必选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大型四足机器人,化身“拓荒牛”在牛年央视春晚舞台大出风头;瞄准新消费群体的深圳本土手机品牌realme后来居上,成为智能手机的一匹“黑马”……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良好营商环境,深圳制造企业扎根创新沃土,加大自主研发,搏击市场经济大潮,不断推动深圳制造业转型升级。去年,深圳做好疫情防控,加快复工复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领跑全国,工业经济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2020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回升0.4、3.6、15.7个百分点,工业增速稳步回升。

深圳提前布局,引进高端重大产业项目,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高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深圳工业经济结构优势突出,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是工业经济的主体,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72.5%和66.1%。2020年,深圳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产量增长快。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3D打印设备、民用无人机、化学药品原药、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分别增长200.3%、144.8%、111.1%、82.8%、65.4%、44.1%。

深圳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高,含金量足。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0.6%,大幅高于全国增速。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专家告诉记者,工业利润在逆势中快速增长,这表明深圳经济增长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同时意味着深圳企业活力强,能够在危中寻机,实现逆势发展。

事实上,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深圳企业在惠企“16条”等系列措施的支持下,及时转产,迅速走出低谷。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深圳全力做好防疫物资保障任务,大族激光、比亚迪、三诺、迈瑞等本土企业积极转产,生产口罩机、口罩、呼吸机,仅用一个半月时间推动全市口罩日产量2万只提升至1000万只,防护服、测温仪、呼吸机产能短时间内提升数倍甚至数十倍。疫情平稳可控后,深圳积极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推出重点企业专班服务等多项举措,出台一系列工业稳增长政策。深圳企业复工复产在去年第二季度趋于正常水平,去年上半年攀升式恢复,去年7月在一线城市中率先由负转正,之后持续平稳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工业内销比重稳步提高,去年12月份内外销双双回暖。深圳加快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企业立足国内大循环,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协同发力。2020年全市工业产品内销2.29万亿元,增长2.2%,内销比重高达62.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去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3.9%,较11月份增速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产品内销增长1.7%;出口交货值增长8.2%。

深圳制造正往“更高处”挺进。目前,深圳新基建和新载体建设实现突破。2020年,深圳建成5G基站超4.6万个,是全国首个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由此迈入全球5G第一城。基于5G和工业互联网的勃兴,深圳推动工业企业走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深圳富士康有一间“熄灯工厂”,平常基本不用亮灯就可以全自动完成整个生产流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机器换人、柔性装配、可视化生产管理等技术,工厂中的所有设备、物料、数据完全自动流转,令生产效率提高30%,库存周期降低15%,人力节省88%,提升效益2.5倍。

调查显示,由于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深圳52.6%的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下降,53.3%的企业产品良品率提升,29.4%的企业原材料损耗减少。同时,工业互联网催生出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先进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大中小企业开放融通发展。

目前,深圳积极推进“双区”建设,作为经济发展“脊梁”的制造业,正迎来发展新局。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深圳市《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从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大力降低资源要素成本、加强制造业空间保障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6个方面,大手笔支持制造业发展,提升发展能级,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3万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近1万亿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本”。

尤为突出的是,深圳加强工业用地保障上,整备改造10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将成片连片、亟须改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全部纳入土地整备或连片改造范围。同时,保留提升100平方公里工业区。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